[发明专利]核壳型双活性位点催化剂的合成方法、以及其催化苯酚制备环己酮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55770.3 | 申请日: | 2020-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4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悦;吕明鑫;于世涛;刘仕伟;李露;解从霞;于海龙;吴琼;刘毓翔;崔培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3/44 | 分类号: | B01J23/44;B01J23/46;B01J23/52;C07C45/00;C07C49/403 |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袁晓玲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核壳型双 活性 催化剂 合成 方法 及其 催化 苯酚 制备 环己酮 | ||
1.一锅法合成核壳型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CTAB与水混合,搅拌加热后加入贵金属盐溶液,继续搅拌,滴加抗坏血酸水溶液,搅拌得到相应的贵金属M胶体溶液;
S2、在所述贵金属M胶体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pH值,然后滴加TEOS溶液引发硅胶聚合反应,最后滴加能够产生Lewis酸中心的水溶性金属盐M*溶液,离心得到产物M@M*-SiO2,干燥过夜;根据加入水溶性金属盐M*溶液的体积(mL)不同,标记为M@Mx*-mSiO2。X=0.5,1,2,3mL
S3、将所述干燥过夜后的M@M*-SiO2焙烧并在H2作用下还原,得到M@M*-mSiO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0.10g CTAB与45mL去离子水混合于烧瓶中,在室温至95℃温度下搅拌加热,并保持30min,然后加入5mL 0.02mol/L贵金属盐溶液,继续搅拌10min后,滴加抗坏血酸水溶液,继续搅拌30min,得到贵金属M胶体溶液;
S2、在贵金属M胶体溶液中加入0.5mol/L NaOH溶液,调节溶液pH值至10~11,然后滴加0.42mL TEOS溶液,引发硅胶聚合反应,紧接着滴加1mL水溶性金属盐M*溶液(0.5mol/L)反应3h,离心得到M@M*-SiO2产物,并在60℃下干燥过夜;
S3、将所述干燥后的M@M*-SiO2在马弗炉中焙烧,焙烧时温度以1℃/min的速度升温到500℃,焙烧时间为3h,然后使用60mL/min流量的H2在200℃温度下对焙烧后的M@M*-SiO2粉末还原2h,最终得到核壳型催化剂M@M*-mSiO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贵金属盐选自K2PdCl4、RuCl3、Na2RhCl4、HAuCl4或K2PtCl4中的一种,所述水溶性金属盐M*溶液为NaAlO2水溶液、SnCl4水溶液、TiCl4水溶液以及ZrCl4水溶液中的一种。
4.采用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核壳型催化剂M@M*-mSiO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催化剂M@M*-mSiO2催化苯酚定向加氢制备环己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核壳型催化剂M@M*-mSiO2催化苯酚加氢制备得到环己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M@M*-mSiO2中的贵金属含量占所述苯酚质量的1~3%,反应温度100~200℃,氢气压力1.0~3.0MPa,反应时间1.0~6.0h。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加氢反应在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进行,先使用氮气置换釜内空气数次后充入压力氢气,加热搅拌进行加氢反应。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加氢反应结束后,离心回收催化剂M@M*-mSiO2和产物环己酮,催化剂相无需后处理直接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577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