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NK细胞对肿瘤细胞靶向杀伤力的培养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53458.0 | 申请日: | 2020-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8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景丰;刘小龙;郑友世;张达;曾永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州市传染病医院) |
| 主分类号: | C12N5/0783 | 分类号: | C12N5/0783;B82Y40/00;C12N15/115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冷红梅 |
| 地址: | 350025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nk 细胞 肿瘤 靶向 杀伤力 培养 方法 | ||
1.一种增强NK细胞对肿瘤细胞靶向杀伤力的培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纳米材料制备:将介孔二氧化硅负载细胞因子后用透明质酸封闭孔道,再吸附CD16/ TLS11a双特异性核酸适配体,得到双特异性核酸适体修饰的纳米材料;
所述CD16 / TLS11a双特异性核酸适配体由Apt-CD16和TLS11a两条脱氧核酸链构成;
Apt-CD16的序列如下:
5’-GG CCA TGT GTA TGT GGG CCA CTG CGG GGG TCT ATA CGT GAG GAA GAA GTG GGCAGG TCC CCA CAT ACT TTG TTG ATC CTA CCG TCG TT-3’
TLS11a的序列如下:
5’- CGA CGG TA GGA TCA ATC ATG GCC AGC ATC CCC ATG TGA ACA ATC GCA TTGTGA TTG TTA CGG TTT CCG CCT CAT GGA CGT GCT G-3’
(2)NK细胞激活:PBMC细胞重悬于NK细胞激活培养基中,加入辐射的工程化IL-21 K562细胞共培养,培养过程中每天根据细胞数量添加培养液和细胞因子,培养12~14天收集获得激活的NK细胞;所述NK细胞激活培养基组成如下:庆大霉素10~200 IU/mL,重组人IL-2 50~1000 IU/mL,自体血浆1%~5%,溶剂为KBM581无血清培养基;所述细胞因子为下列之一: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重组人白细胞介素7、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5、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1;
(3)共培养:将激活的NK细胞与双特异性核酸适体修饰的纳米材料共培养30~60mi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因子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双特异性核酸适配体按如下方法制得:将Apt-CD16与TLS11a以1:1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在95 ℃加热反应5 min后,缓慢降至室温,置于4℃冰箱过夜,得到所述双特异性核酸适配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方法如下:将0.1mg的介孔硅材料离心去除上清,加入0.2mL的0.1 ~ 1 mg/mL细胞因子,室温搅拌30 min后,离心去除上清,加入2~5倍质量的透明质酸反应1h,得到介孔复合物;将双特异性核酸适体与所得介孔复合物共孵育12h,离心去除上清,得到双特异性核酸适体修饰的纳米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PBMC细胞按如下方法获得:将全血与生理盐水等体积混合,将混合液缓慢加入到Ficoll上层且不破坏液层界面,解除离心机的加速和刹车机制,800G离心20 min,收集中间层云雾状的PBMC细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1.5 × 106个激活的NK细胞与10 ng~ 200 ng 的纳米材料共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州市传染病医院),未经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州市传染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345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