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制备抑制炎性因子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51329.8 | 申请日: | 2020-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3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黎明;李世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5/28 | 分类号: | A61K35/28;A61P29/00;A61P1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红阳 |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脐带 间充质 干细胞 制备 抑制 因子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制备抑制炎性因子IL‑6、TNF‑a的药物中的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足月妊辰的人脐带。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可明显降低血清中TNF‑α、IL‑6水平,为RA患者解决了修复病损细胞,恢复细胞组织功能,改善免疫紊乱的的根本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湿免疫学的治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制备抑制炎性因子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致残率很高。本病呈全球性分布,是造成人类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RA的患病率约为0.32%-0.36%左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80%发病于35-50岁,女性患者约3倍于男性。临床表现为以双手和腕关节等小关节受累为主的对称性、持续性多关节炎。RA的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和血管炎,滑膜炎是关节表现的基础,并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血管炎是关节外表现的基础,发生在RA关节外的任何组织,它累及中、小动脉和静脉,管壁有淋巴细胞浸润、纤维素沉着,内膜有增生,导致血管腔的狭窄或堵塞。血管炎是RA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RA是涉及多系统的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免疫效应紊乱,风湿指南用药难以解决RA免疫耐受紊乱和病损关节组织细胞修复的问题。
因此,寻找一种能抑制炎性因子数量增多,进而能够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或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制备抑制炎性因子的药物中的应用;UC-MSC具有趋化作用,可以阻止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损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制备抑制炎性因子的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足月妊辰的人脐带。
优选地,炎性因子为炎性细胞因子IL-6、TNF-a。
本发明提供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制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制备抑制炎性因子的药物中的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可明显降低血清中TNF-α、IL-6水平,为RA患者解决了修复病损细胞,恢复细胞组织功能,改善免疫紊乱的的根本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临床研究中RA应用UC-MSC治疗后3、6个月的TNF-α、IL-6水平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本发明提供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在制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再生修复实质组织器官和免疫调节的生物学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13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转运箱转运机构及转运方法
- 下一篇:磁丞交流接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