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带绕过电压吸收电阻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47341.1 | 申请日: | 2020-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2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刘进;姜东宾;张永生;程少龙;王继斌;刘恭智;高磊;王奔;程征;陈瑞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咸阳亚华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C1/032 | 分类号: | H01C1/032;H01C1/08;H01C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吴甘棠 |
| 地址: | 712000 陕西省咸阳市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绕过 电压 吸收 电阻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带绕过电压吸收电阻器,包括:一个或多个螺旋线绕电阻带;每个螺旋线绕电阻的两端引出有电极片且每个螺旋线绕电阻带绕制在陶瓷管上,陶瓷管的两端对应安装在两个支架上;所有螺旋线绕电阻通过连接片串联或并联为一整体。本发明的螺旋带绕过电压吸收电阻器结构组合简单、工艺难度低、体积小、阻值稳定、散热性强、可靠性较强的螺旋带绕过电压吸收电阻器,能够实现对动车组在过电压过程中的保护,并兼具操作简便、脉冲能量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功率、抗脉冲的螺旋带绕过电压吸收电阻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的电阻器元件有:碳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金属线绕电阻器、金属电阻片式电阻器等等。其中,
碳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金属线绕电阻器的相对功率较小,金属电阻片式电阻器结构复杂、工艺难度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功率、抗脉冲的螺旋带绕过电压吸收电阻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带绕过电压吸收电阻器,包括:一个或多个螺旋线绕电阻带;
每个所述螺旋线绕电阻的两端引出有电极片且每个所述螺旋线绕电阻带绕制在陶瓷管上,所述陶瓷管的两端对应安装在两个支架上;
所有所述螺旋线绕电阻通过连接片串联或并联为一整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极片为焊接固定在所述螺旋线绕电阻的焊接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陶瓷管通过堵头和螺杆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旋带绕过电压吸收电阻器的阻值0.05Ω~100Ω。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片通过螺栓连接相邻两所述螺旋线绕电阻的电极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螺旋线绕电阻带通过所述连接片相串联;或,
多个所述螺旋线绕电阻带通过所述连接片相并联;或,
部分所述螺旋线绕电阻带通过所述连接片相串联,剩余部分所述螺旋线绕电阻带通过所述连接片相串联,相串联的两组螺旋线绕电阻带通过所述连接片相并联;或,
部分所述螺旋线绕电阻带通过所述连接片相并联,剩余部分所述螺旋线绕电阻带通过所述连接片相并联,相并联的两组螺旋线绕电阻带通过所述连接片相串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旋线绕电阻带的数量为6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螺旋带绕过电压吸收电阻器结构组合简单、工艺难度低、体积小、阻值稳定、散热性强、可靠性较强的螺旋带绕过电压吸收电阻器,能够实现对动车组在过电压过程中的保护,并兼具操作简便、脉冲能量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螺旋带绕过电压吸收电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螺旋线绕电阻带;2、陶瓷管;3、焊接片;4、堵头;5、螺杆;6、支架;7、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咸阳亚华电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咸阳亚华电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73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