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智能分类垃圾桶及其分类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43045.4 | 申请日: | 2020-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8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崔翔赫;郑红梅;姜帅康;张雅坤;李智裕;黄勤;黄德;田杰;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16;B65F1/0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道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69 | 代理人: | 司贺华 |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智能 分类 垃圾桶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智能分类垃圾桶及其分类系统,包括桶体外壳、分度旋转底座装置、子垃圾桶,桶体外壳内部底端设有分度旋转底座装置,分度旋转底座装置的旋转驱动面上对称设有四组的子垃圾桶,每组子垃圾桶底部与分度旋转底座装置的旋转驱动面之间均设有阻尼滑轨,四组的阻尼滑轨呈十字型对称分布,桶体外壳顶端开设有垃圾投入口,桶体外壳顶端内侧设有封闭垃圾投入口的隔板以及与驱动隔板水平旋转的微型电机,桶体外壳的侧面设有可打开的门体,子垃圾桶的顶端铰接有垃圾袋压盖,子垃圾桶底端设有排气装置。本发明智能化程度高、可精准的垃圾实现分类,可靠性强,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桶,具体是一种新型智能分类垃圾桶及其分类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桶在日程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垃圾分类要求的普及,日常生活垃圾需要先进行初步分类之后再通过社区进行统一回收,对于传统的垃圾桶,日常生活垃圾全部扔入一个桶中,需要对桶中垃圾进行二次分类,极其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智能分类垃圾桶及其分类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智能分类垃圾桶,包括桶体外壳、分度旋转底座装置、子垃圾桶,所述桶体外壳内部底端设有所述分度旋转底座装置,所述分度旋转底座装置的旋转驱动面上对称设有四组所述的子垃圾桶,每组子垃圾桶底部与分度旋转底座装置的旋转驱动面之间均设有阻尼滑轨,四组所述的阻尼滑轨呈十字型对称分布,所述桶体外壳顶端开设有垃圾投入口,桶体外壳顶端内侧设有封闭所述垃圾投入口的隔板以及与驱动所述隔板水平旋转的微型电机,桶体外壳的侧面设有可打开的门体,所述子垃圾桶的顶端铰接有垃圾袋压盖,所述子垃圾桶底端设有排气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分度旋转底座装置包括底盘、蜗杆减速电机、推力轴承、转盘、外缘齿轮,所述底盘设置在所述桶体外壳的内部底端,所述蜗杆减速电机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蜗杆减速电机的驱动端设有直齿轮,所述转盘通过所述推力轴承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转盘的圆周上设有所述外缘齿轮,所述外缘齿轮与所述直齿轮啮合,所述转盘的上端面为所述分度旋转底座装置的旋转驱动面。
进一步的,所述子垃圾桶为四分之一圆柱体状。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装置包括设置在子垃圾桶底端的排气扇,所述排气扇上方设有网格板,所述排气扇下方设有贯穿子垃圾桶底端的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新型智能分类垃圾桶的分类系统包括主控芯片、语音识别传感器、热释电传感器、超声传感器、通讯模块、角位移传感器、第一限位开关、第二限位开关,所述主控芯片、通讯模块设置在所述桶体外壳的顶端内侧,所述语音识别传感器、热释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桶体外壳的顶端,所述超声传感器有四组,且分别设置在四组所述的子垃圾桶上的垃圾袋压盖内侧,所述角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分度旋转底座装置的旋转驱动面中心,所述第一限位开关有两组,并分别设置在所述隔板的行程两侧,所述第二限位开关有四组,并分别设置在四组所述子垃圾桶的顶端处,且与所述垃圾袋压盖下压配合感应;
所述主控芯片控制连接所述的微型电机、分度旋转底座装置、排气装置,所述语音识别传感器、热释电传感器、超声传感器、角位移传感器、第一限位开关、第二限位开关连接所述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与上位机进行信息交互。
进一步的,所述的新型智能分类垃圾桶的分类系统还包括串口屏,所述串口屏设置在所述桶体外壳的顶端,所述串口屏连接所述主控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主控芯片采用stm32单片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智能分类垃圾桶及其分类系统,智能化程度高、可精准的垃圾实现分类,可靠性强,使用方便。通过该分类系统与该垃圾桶的配合,实现了如下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30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