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除砂堵的反冲砂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40871.3 | 申请日: | 2020-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2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齐天俊;朱炬辉;钱斌;周文高;张俊成;李军龙;杨海;曾凌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21/00 | 分类号: | E21B21/00;E21B21/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3 | 代理人: | 安宇宏;熊礼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除 冲砂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除砂堵的反冲砂方法。所述方法可包括:在地面放喷测试流程上安装两个呈并联状态的第一油嘴和第二油嘴,以将流向放喷管线的管路调整为两个并列的管路,其中,第一油嘴的流通直径小于第二油嘴的流通直径;在压裂施工过程中发生砂堵的情况下,将压裂泵注流程转换为地面放喷测试流程,并启动第一油嘴以进行开井放喷;在井口见喷的情况下,关闭第一油嘴并启动第二油嘴继续放喷;在放喷出支撑剂后且无支撑剂排出或者在放喷出2~3个井筒容积液体,关闭地面放喷测试流程,并关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包括:高效、安全、成本低,能够避免常规震荡注液解除砂堵时因支撑剂沉降而造成砂堵加剧情况的产生,能够提升压裂和开采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页岩气储层压裂增产改造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页岩气解除砂堵的反冲砂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田增产的加砂压裂实施过程中,砂堵的产生是由于支撑剂在井筒与地层连通的孔眼或者裂缝内造成了堵塞,使得压裂液无法正常进入地层。而页岩储层普遍采用滑溜水为主的压裂改造方法。在发生砂堵后,由于液体粘度低,一旦停止泵注,支撑剂将快速沉降加剧砂堵。常规的震荡泵注方法由于支撑剂的沉降不仅难以实现有效解堵,甚至可能造成砂堵现象加剧。页岩气压裂目前普遍采用水平井和水平井组的模式进行压裂和开发,若砂堵发生后未能在短时间实现解堵,将会大大降低施工效率,影响压裂改造时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例如,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高效地解除砂堵的反冲砂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除砂堵的反冲砂方法。所述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在地面放喷测试流程上安装两个呈并联状态的第一油嘴和第二油嘴,以将放喷管线上游的管路调整为两个并列的管路,或者以将放喷管线的部分管段调整为两个并列的管路,其中,第一油嘴的流通直径小于第二油嘴的流通直径;在压裂施工过程中发生砂堵的情况下,将压裂泵注流程转换为地面放喷测试流程,并启动第一油嘴以进行开井放喷;在放喷出支撑剂后且无支撑剂排出的情况下,或者在放喷出2~3个井筒容积的返排液的情况下,关闭地面放喷测试流程,并关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第一油嘴的流通直径可为8~10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第二油嘴的流通直径可为12~16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可包括步骤:在启动第一油嘴之后,实时监测放喷出液口是否出砂,并在监测到放喷出液口出砂的情况下,关闭第一油嘴,结束反冲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在启动第一油嘴之后,实时监测放喷出液口是否出气,并在监测到放喷出液口出气的情况下,关闭第一油嘴,结束反冲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放喷管线与排污池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关井的时机可为:在所述关闭第二油嘴之后的10min以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可包括步骤:在所述关井之后,立即打开压裂泵注流程,再开井以转入压裂施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开井的时机可为:在所述打开压裂泵注流程之后的20min以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在所述转入压裂施工环节之后,若仍出现砂堵的情况下,可将压裂泵注流程转换为反冲砂流程,并启动第二油嘴进行开井放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包括:能够避免常规震荡注液解除砂堵时因支撑剂沉降而造成砂堵加剧情况的产生,能够实现瞬间回流解除砂堵。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08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裂缝净压力提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从柿叶中提取东莨菪内酯的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