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E材料注塑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34701.4 | 申请日: | 2020-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5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程致远;陈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凯城管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03 | 分类号: | B29C45/03;B29C45/17;B29C45/74;B29B13/06;B29B13/10;B29K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知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84 | 代理人: | 张云珠 |
| 地址: | 522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e 材料 注塑 工艺 | ||
1.一种PE材料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步骤如下:
S1、原料筛选:根据制备的PE材料,对原料的颗粒外观和杂质进行检验,然后通过干燥机对原料进行干燥处理,控制原料的含水量质量分数0.05%,并选取原料中的一部分作为样品,对其热稳定性、流动性和收缩率进行检测;
S2、热融注塑:将S1中的合格原料加入至注塑机中,通过注塑机料筒(2)的加热,使原料达到熔融状态,然后料筒(2)将熔融状态的原料通过喷嘴(61)射入至模腔中,料筒(2)上从加注口(21)到喷嘴(61)之间的区域依次为加热区、热融区和恒温区,将料筒(2)中各区域的温度控制在240-270℃,且加热区的温度低于热融区的温度,恒温区的温度低于加热区的温度;
S3、入模成型:在S2中热融后的原料开始填充模腔时,控制料筒(2)内热融原料注射向模腔的压力在3-4s内增大至80MPa,然后对模腔的压力维持在30-40MPa进行保压60-90s,最后对模腔中的PE材料进行梯度冷却,使PE材料成型;
S4、后处理:对S3中成型的PE材料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控制在50-70℃内,退火时间根据成型的PE材料厚度决定,每毫米的厚度增加20min的退火时间;
其中,S2中所述的注塑机对物料加热包括以下步骤:
启动控制器使注塑机上的挤压螺杆(6)与电磁加热圈(22)开始运行,将筛选后的PE原料投入至加注口(21)中,在经过料筒(2)内部的挤压热融后,通过喷嘴(61)填充到模腔中;通过设置在料筒(2)内部的加热区、热融区和恒温区,通过电磁加热圈(22)与挤压螺杆(6)上不同的感应环(62)相作用,在料筒(2)中产生有所区分的温度环境,使料筒(2)中的PE材料在热融的温度区间内,经过相对的升温降温过程,将PE材料维持在高弹态与可塑态之间;设置在料筒(2)与筒座(5)之间的滚柱(23),以及筒座(5)内部的伺服电机(51),在伺服电机(51)带动滚柱(23)转动时,使得料筒(2)与筒座(5)之间产生相对转动,配合驱动电机(4)带动挤压螺杆(6)的旋转,进而提高了挤压螺杆(6)相对料筒(2)的旋转速度,缩短了PE材料在料筒(2)中的加热时间,同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的伺服电机(51)可以改变料筒(2)的旋转速度,避免PE材料热融时间的不足,将注射到模腔中的PE材料稳定在高弹态和可塑态;设置在料筒(2)端部的筒环(24),筒环(24)固定安装在筒座(5)上,避免了料筒(2)旋转后加注口(21)功能的丧失,维持了注塑机使用中PE原料加注的连续性;设置在筒环(24)上密布的感应线圈(241),使筒环(24)部位能够快速补充对PE原料升温时传导的热量,维持料筒(2)中的PE材料的热融效率,同时筒环(24)上的热量会传导至加注口(21)上,对投入到加注口(21)的PE原料起到初步干燥作用;设置在感应环(62)表面上的波纹状凸起(621),增加了感应环(62)与PE材料的接触面积,继而提升了料筒(2)对PE材料的加热效率;设置在模具(3)注射孔上的凹槽(31),弥补了与成角度的双腔道注射口(611)之间的截面面积,进而恢复了在相同注射压力下的注射量,在单位时间内使PE材料注满模腔中;
其中,S2中所述的注塑机包括机架(1)、料筒(2)、模具(3)和控制器;所述机架(1)上设有料筒(2),料筒(2)的两端分别设有模具(3)和驱动电机(4);所述料筒(2)的上方设置有加注口(21),料筒(2)的下方设有筒座(5),料筒(2)的周向表面上设有环绕的电磁加热圈(22),电磁加热圈(22)的底部安装在筒座(5)上;所述料筒(2)的内部设有挤压螺杆(6),挤压螺杆(6)朝向模具(3)的一端上设置有喷嘴(61),挤压螺杆(6)的另一端与驱动电机(4)的主轴相连;所述料筒(2)的内部包括加热区、热融区和恒温区,沿驱动电机(4)到模具(3)的方向上依次分布;所述料筒(2)内部加热区、热融区和恒温区的挤压螺杆(6)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对应的感应环(62),所述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4)和电磁加热圈(22)的运行;
所述料筒(2)的底部设置有一对滚柱(23),滚柱(23)位于料筒(2)与筒座(5)之间的空隙中,滚柱(23)的中部设置有环状凹口(231);所述筒座(5)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51),伺服电机(51)与滚柱(23)的环状凹口(231)之间设置有同步带传动连接,通过伺服电机(51)驱动的滚柱(23)使料筒(2)在筒座(5)上转动起来;
所述料筒(2)筒面的端部设置有筒环(24),筒环(24)固定安装在筒座(5)上,筒环(24)与料筒(2)转动连接;所述加注口(21)安装在筒环(24)的顶部;
所述筒环(24)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布的感应线圈(241),感应线圈(241)受电磁加热圈(22)的作用产生热量;
所述感应环(62)的表面上设置有波纹状凸起(621),波纹状凸起(621)的方向沿挤压螺杆(6)表面的轨迹分布;
所述喷嘴(61)上设置有上下排布的注射口(611);所述模具(3)的注射孔上设置有对应的凹槽(31),凹槽(31)增加了注射口(611)定位到模具(3)注射孔上的截面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凯城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凯城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470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