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链传动的自动张紧装置及其链传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24132.5 | 申请日: | 2020-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6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 发明(设计)人: | 赵炜;谢卓;徐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7/08 | 分类号: | F16H7/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林志豪 |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链传动 自动 装置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链传动的自动张紧装置及其链传动系统,属于机械链传动的技术领域,包括:扭转弹簧,扭转弹簧包括:至少一个摆动扭臂和至少一个固定扭臂,摆动扭臂与固定扭臂通过扭簧螺旋中心转动连接;张紧手柄组件,张紧手柄组件的一端安装于摆动扭臂上,张紧手柄组件包括:链轮,链轮活动安装于张紧手柄组件的另一端上;安装支架组件,安装支架组件安装于固定扭臂上。本发明结构简单,张紧应力很小,张紧行程可观,能够自动张紧需要切换正反转向的链传动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张紧效果的同时实现更长的链条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链传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链传动的自动张紧装置及其链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链传动在负载运行一段时间之后,链条将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延伸的情况,导致松边的垂度不断加大,减小了链条在链轮上的包络角度。并且,由于链条是由多个肯定存在个体差异的链节拼接而成,因此每一链节的延伸量一定各不相同,每一链节与链轮的啮合程度都会下降,相邻链节与链轮的啮合状态都有差异,将导致链条运转时越来越明显的抖动。累积过度后,容易引起链条与链轮之间的跳齿故障,甚至引起链轮被链条剃齿而失效的故障。所以,链传动需要进行维护以张紧链条,缩小松边的垂度,维持链条在链轮上的包络角度,甚至,链条和链轮作为较易损坏的部件,需要实施定期更换。
传统的链传动张紧装置可分为定期张紧和自动张紧两大类,设置在链轮之间,通常用链轮或导板等接触限制链条,在原本是直线形态的传动边上制造额外的偏转,从而达到消耗链长,张紧链条的目的。
而且,传统的链传动自动张紧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一般需要分为弹性或重锤元件、张紧力传递连杆、张紧导向机构、张紧接触链轮和安装支架等部分,为保持装置的稳定性,通常自重及内阻较大,其惯性会显著影响链条运行的平稳性。
传统的链传动自动张紧装置还需要预设较大的张紧力,相比于定期张紧,在传动相同的功率时,链条的内部应力更大。因此,传统的链传动自动张紧装置相比于传统的链传动定期张紧装置,会更快速地消耗链条的使用寿命。
传统链传动张紧装置包括定期张紧和自动张紧在内,最大的特点是张紧装置的姿态在链传动运转期间不变,即链条经过张紧装置时会发生转向,也因此,传统的张紧装置共同的使用限制是,一般只能安装在链传动的松边上,且链传动的紧边具有大的内应力,相邻链节因内应力绷紧且总是发生的相对转动时,会快速消耗链条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张紧装置存在只能安装在链传动的松边上,以及链传动的紧边具有大的内应力,会快速消耗链条的使用寿命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链传动的自动张紧装置及其链传动系统,结构简单,张紧应力很小,张紧行程可观,能够自动张紧需要切换正反转向的链传动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张紧效果的同时实现更长的链条使用寿命。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链传动的自动张紧装置,包括:
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包括:至少一个摆动扭臂和至少一个固定扭臂,所述摆动扭臂与所述固定扭臂通过扭簧螺旋中心转动连接;
张紧手柄组件,所述张紧手柄组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摆动扭臂上,所述张紧手柄组件包括:链轮,所述链轮活动安装于所述张紧手柄组件的另一端;
安装支架组件,所述安装支架组件安装于所述固定扭臂上;
所述张紧手柄组件的另一端在受力状态下,所述张紧手柄组件的另一端所受到的力与所述摆动扭臂通过所述扭簧螺旋中心的回复力保持平衡。
上述的链传动的自动张紧装置,其中,所述张紧手柄组件的材质为塑料。
上述的链传动的自动张紧装置,其中,所述摆动扭臂呈“U”型设置,所述固定扭臂包括两安装扭臂,两所述安装扭臂分别通过所述扭簧螺旋中心与所述摆动扭臂的两端固定连接,每一所述安装扭臂均呈“L”型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41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