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锅炉排污排气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22290.7 | 申请日: | 2020-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3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岳峰;刘群安;赵志立;张广华;刘军岭;张明;唐娆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岳峰 |
| 主分类号: | F23J1/06 | 分类号: | F23J1/06;F28D7/02;B02C17/10;B02C17/18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兴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8 | 代理人: | 王成红 |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锅炉 排污 排气 余热 回收 装置 | ||
1.一种环保型锅炉排污排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集尘箱(1)、支架(2)、安装筒(3)、旋转散热筒(4)、螺旋线形水管(5)、冷水进水管(6)、热水出水管(7)、抽料机构(8)、传动旋转机构(9)、研磨钢球(10)、抽尘机构(11)、集尘框(12)、安装圈(13)、回收管道(14)、衬板(15)和排气机构(16);集尘框(12)与集尘箱(1)内表面滑动连接,安装筒(3)通过支架(2)固接于集尘箱(1)顶部;安装筒(3)内表面固接有螺旋线形水管(5),且螺旋线形水管(5)一端贯穿安装筒(3)顶部,螺旋线形水管(5)另一端贯穿安装筒(3)底部;冷水进水管(6)与螺旋线形水管(5)一端连通,热水出水管(7)与螺旋线形水管(5)另一端连通;旋转散热筒(4)两端通过轴承与安装筒(3)两端枢接,安装筒(3)内沿圆周方向等间距设有多个衬板(15),旋转散热筒(4)内表面放置有多个研磨钢球(10),安装筒(3)左侧固接有安装圈(13);抽料机构(8)安装于安装圈(13)侧部,且抽料机构(8)输出端与旋转散热筒(4)内连通;集尘箱(1)位于安装圈(13)正下方的顶部安装有传动旋转机构(9),传动旋转机构(9)输出端与旋转散热筒(4)传动连接,安装筒(3)右侧固接有回收管道(14),抽尘机构(11)安装于集尘箱(1)顶部;回收管道(14)一端与旋转散热筒(4)相对应并通过抽尘机构(11)连通,回收管道(14)另一端与抽尘机构(11)相配合;抽尘机构(11)与集尘箱(1)连通,回收管道(14)侧部安装有排气机构(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锅炉排污排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料机构(8)包括有第一中空喇叭状框(81)、第一抽风风扇(82)、第一伺服电机(83)、密封圈(84)、转轴(85)、九十度变向齿轮组(86)、第二抽风风扇(87)、通管(88)、抽料管道(89)和夹持机构(810);第一中空喇叭状框(81)固接于安装圈(13)侧部;第一中空喇叭状框(81)右侧与安装圈(13)、旋转散热筒(4)相对应并连通;第一中空喇叭状框(81)顶部连通有通管(88),通管(88)与抽料管道(89)固接,第一伺服电机(83)通过框架固接于第一中空喇叭状框(81)底部,转轴(85)贯穿第一中空喇叭状框(81)底部与第一伺服电机(83)输出端传动连接;密封圈(84)设与转轴(85)贯穿第一中空喇叭状框(81)底部的对应位置,且转轴(85)贯穿密封圈(84);密封圈(84)材质为耐火材质,转轴(85)位于通管(88)内的顶部固接有第一抽风风扇(82),转轴(85)中部设有九十度变向齿轮组(86),第二抽风风扇(87)通过轴承安装于第一中空喇叭状框(81)内,第二抽风风扇(87)端部与九十度变向齿轮组(86)固接;抽料管道(89)左端设有夹持机构(8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型锅炉排污排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810)包括有夹持架(8111)、螺纹孔(8112)、螺杆(8113)、弧形夹板(8114)和T形夹板(8115);夹持架(8111)固接于抽料管道(89)端部,夹持架(8111)四侧的中部设有螺纹孔(8112),螺杆(8113)与螺纹孔(8112)螺接配合,弧形夹板(8114)与螺杆(8113)固接,弧形夹板(8114)两端故而机油T形夹板(8115),弧形夹板(8114)位于夹持架(81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锅炉排污排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旋转机构(9)包括有第一安装框(91)、第二伺服电机(92)、传动齿轮(93)和中空齿轮(94);第一安装框(91)固接于集尘箱(1)顶部,第一安装框(91)与安装圈(13)连通,旋转散热筒(4)端部固接有中空齿轮(94),中空齿轮(94)位于安装圈(13)内,第二伺服电机(92)固接于第一安装框(91)内,传动齿轮(93)与第二伺服电机(92)输出端传动连接,传动齿轮(93)与中空齿轮(94)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岳峰,未经王岳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22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