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梁楼盖柱帽的加固件及加固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14565.2 | 申请日: | 2020-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7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吕文龙;李柏强;潘景斌;郭典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李海波;刘彦 |
| 地址: | 5105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梁楼盖 加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梁楼盖柱帽的加固件,包括加固件本体、锚栓孔和锚栓,所述的锚栓孔设置在所述的加固件本体上,所述的锚栓孔配合所述的锚栓,所述的加固件本体包括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所述的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互相之间形成一夹角,所述的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互相之间相对的表面,为各自的非工作面,相背的表面则为各自的工作面;所述的锚栓孔具有多个,并以排列的方式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上。该加固件结构简单,可以采用预制的方式制成,生产过程简单,且该加固件使用灵活,能使用不同构造的无梁楼盖柱帽的加固。本发明还公开了使用所述无梁楼盖柱帽加固件的加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梁楼盖柱帽的加固件及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无梁楼盖,是一种区别于一般肋梁楼盖的建筑结构,其是一种不设梁、楼板1直接支承在柱2上、楼面荷载直接通过柱2传至基础的板柱结构体系,使得楼面1荷载由楼板通过柱直接传给基础。楼面1荷载较大时,必须采用有柱帽3的无梁楼盖,降低楼板中的弯矩值和承受冲切力,使楼板1更经济同时也增加楼面的刚度,以免楼板1太厚。这种结构传力简捷,而且增大了楼层净空。但由于没有主梁和次梁,钢筋混凝土板直接支承在柱上,因而楼板的厚度较大,如附图1所示。无梁楼盖通常用于多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如商场、冷藏库、仓库等。
用于支承无梁楼盖的柱一般采用正方形截面,也可采用圆形或多边形截面,边柱也可以采用矩形截面的柱。在此以正方形截面的柱为例: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5935353U公开了一种无梁楼盖结构,包括整体浇筑而成的无梁楼盖和混凝土托柱,所述无梁楼盖由底面、混凝土托柱、顶面和墙体组成;所述的无梁楼盖钢筋结构中底面、顶面上设有上梁受力筋和下梁受力筋,协筋横上焊接在上梁受力筋和下梁受力筋上;所述的托柱体上助筋纵上与柱帽上的协筋相焊接,柱帽与梁的结合处用若干配筋焊接加固;所述顶面上梁受力筋和下梁受力筋与底面上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上梁受力筋和下梁受力筋为一体成型连接结构;所述混凝土托柱为钢筋或型钢混凝土柱,其为圆柱或方形或矩形柱结构;所述混凝土柱内竖向设有若干条加强筋。
随着时间的推进,建筑物无可避免地会面临老化的问题,也会出现由于建筑物的功能改变,这些都可能使得承载力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出现。在此情况下,常见的做法是对这些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无梁楼盖也不例外。
目前,对于无梁楼盖的加固技术比较常见的是针对梁板柱及其节点的加固,针对柱帽加固的情况相对较少。其中有采用增加截面法、粘贴纤维布法,但是这些技术工序繁多,施工复杂,现场湿作业多,不利于广泛应用。另一种则是采用包钢的加固方式,但目前而言,大部分都不符合未来工业化水平的发展趋势,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既能快速制作安装,又能显著提高柱帽承载力与抗冲切力要求的新式加固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梁楼盖柱帽加固件,该加固件结构简单,可以采用预制的方式制成,生产过程简单,且该加固件使用灵活,能使用不同构造的无梁楼盖柱帽的加固。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使用所述无梁楼盖柱帽加固件的加固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无梁楼盖柱帽加固件,包括加固件本体、锚栓孔和锚栓,所述的锚栓孔设置在所述的加固件本体上,所述的锚栓孔配合所述的锚栓,所述的加固件本体包括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所述的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互相之间形成一夹角,所述的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互相之间相对的表面,为各自的非工作面,相背的表面则为各自的工作面;所述的锚栓孔具有多个,并以排列的方式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45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