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EMC测试加载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13233.2 | 申请日: | 2020-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0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绎维;邵思睿;钱承;邓俊泳;欧冉冉;李斌;轩庆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家院威凯(上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34 | 分类号: | G01R31/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emc 测试 加载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EMC测试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加载设备,所述模拟加载设备通过传动机构与待测电机相连,用于向待测电机施加负载;供电系统用于向模拟加载设备、扭矩传感器和待测电机供能;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模拟加载设备的制动力;扭矩传感器用于获取待测电机的转速和转矩数据信息并传输至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将接收到的转速和转矩数据信息传输至控制系统实时改变模拟加载设备输出的负载大小,形成闭环控制。本发明把具有可移动性的加载系统加入暗室内,不会引入额外的电磁骚扰,同时可满足电磁兼容测试标准对于辅助设备的要求,并且不需要对现有的电波暗室进行改造,满足了电机带载状态的EMC测试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EMC测试加载系统,属于电磁兼容测试领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电磁兼容性(EMC)试验作为一项影响到整车的驾驶安全性、可靠性的测试,是新能源汽车产品研发、检测认证和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搭载于汽车上的电子电气零部件和电控制部件都必须通过符合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测试,包括骚扰测试(EMI)和抗扰度测试(EMS)的辐射及传导测试要求。我国当前对传统汽车的电磁兼容性测试已经比较成熟,而对于新能源汽车,尤其是对于电机、电池等安全部件的EMC试验,还有待逐步完善。
新能源汽车电机带载进行电磁兼容测试需求越来越多,但是一般的用于EMC测试电波暗室中缺少电机进行带载测试的条件,而现有的方法需要对电波暗室进行改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用于EMC测试电波暗室中缺少电机进行带载测试的条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电机EMC测试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加载设备,所述模拟加载设备通过传动机构与待测电机相连,用于向待测电机施加负载;
控制系统,与模拟加载设备连接,用于控制模拟加载设备的制动力;
扭矩传感器,设于传动机构和待测电机之间,用于获取待测电机的转速和转矩数据信息并传输至监测系统;
供电系统,用于向模拟加载设备、扭矩传感器和待测电机供能;
监测系统,分别连接扭矩传感器的输出端和控制系统的输入端,将接收到的转速和转矩数据信息传输至控制系统实时改变模拟加载设备输出的负载大小,形成闭环控制。
优选地,所述模拟加载设备为带冷却设备的电涡流制动器。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为带轮传动机构,包括大带轮、小带轮和传动皮带,大带轮与电涡流制动器连接,小带轮与扭矩传感器连接,大带轮和小带轮通过传动皮带连接。
优选地,所述扭矩传感器两端的传动轴分别通过联轴器一和联轴器二与小带轮和待测电机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涡流制动器、传动机构的大带轮及传动皮带设于台架箱体内,扭矩传感器和小带轮设于台架箱体外。
优选地,所述台架箱体外表面设有吸波材料,台架箱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待测电机和扭矩传感器的固定装置。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为T型槽或者滑轨。
优选地,所述台架箱体底部设有带定位锁的滚轮。
优选地,进行EMC测试时,所述待测电机、扭矩传感器、台架箱体体、传动机构、电涡流制动器均置于电波暗室中,所述供电系统、控制系统和监测系统位于电波暗室外。
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和监测系统均使用屏蔽线作为信号传输线,通过电波暗室的墙面接口板AP或地面接口板CP接入电波暗室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家院威凯(上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家院威凯(上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32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