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开挖顶管工程用顶管拾放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06705.1 | 申请日: | 2020-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6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 发明(设计)人: | 孙宗君;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1/028 | 分类号: | F16L1/028;F16L1/06;B66F7/00;B66F7/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乔浩刚 |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桥南街汇景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挖 工程 用顶管拾放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开挖顶管工程用顶管拾放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该拾放装置包括伺服电机一、升降板、支架、钢丝绳、拾放机构,两条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中心处竖直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一,所述伺服电机一的输出轴贯穿顶板与丝杆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贯穿升降板;本发明通过该拾放装置的设置,便于操作人员输送顶管,在沟槽的表面将顶管固定在拾放机构上,然后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滑轮与滑轨配合输送,调节拾放机构位置,伺服电机一带动丝杆转动,配合钢丝绳调节拾放机构的高度,使得顶管输送过程更加安全,操作起来更加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开挖顶管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开挖顶管工程用顶管拾放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城市建设脚步越来越快,各种市政管线在地下纵横交错、层叠密布,地面上的市政建筑越来越多,开挖施工使道路质量变差、破坏环境,同时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施工成本越来越高。为了解决现有市政设施与施工的矛盾,诞生了一项新的施工技术—非开挖技术。
非开挖技术是指在不开挖或只开挖少量作业沟槽的条件下,利用岩土钻掘技术进行铺设、修复和更换管道,它高效、优质、成本适中、对环境友善,具有不影响交通、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在许多情况下,比开挖法施工周期短、综合成本低、安全性好。现已经成为城市市政施工的主要手段,广泛应用于穿越公路、铁路、建筑物、河流以及在闹市区、古迹保护区、农作物和植被保护区等不允许或不能开挖的条件下进行煤气、电力、电讯、有线电视线路、石油、天然气、热力、排水等管道的铺设。
目前,在进行地下管道的铺设时,通常是先将埋设管道的沟槽挖好,然后将管道铺设在沟槽内,然后用土将沟槽填平,但是这种施工方式施工量大,铺设管道效率低,并且在移动顶管的过程中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开挖顶管工程用顶管拾放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本发明通过将两条滑轨固定在非开挖顶管沟槽上,然后将滑轮和支架安装好,驱动伺服电机二,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进而带动支架来回移动,进而调节拾放机构的位置,通过齿轮与齿条配合,便于调节支架、拾放机构的位置,便于放置顶管,避免现有技术中通过机械手移动顶管造成不便;
通过将螺栓杆从卡槽拾起,并将插板从两块夹板中拔出,进而将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开,然后将顶管放置第一端面上,转动第二端面,将螺栓杆插入卡槽中,并通过螺母锁紧,同时将插板插入两块夹板中,并通过螺栓锁紧,进而将顶管固定,通过插板、夹板、弧形夹块的设置,便于将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拆分以及安装,方便放置顶管,方便使用,同时通过弧形夹块的设置,便于固定不同直径的顶管;驱动气缸,推动橡胶履带安装板运动,进而带动滑块在滑槽中运动,连接块一、弹簧、连接杆、连接块二、活动杆同时运动,带动三个胶履带安装板挤压顶管,将其固定,通过拾放机构的设置,便于对不同直径的顶管进行夹紧输送,同时在弹簧和橡胶板的作用,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避免顶管损坏,受到冲击;
本发明通过该拾放装置的设置,便于操作人员输送顶管,在沟槽的表面将顶管固定在拾放机构上,然后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滑轮与滑轨配合输送,调节拾放机构位置,伺服电机一带动丝杆转动,配合钢丝绳调节拾放机构的高度,使得顶管输送过程更加安全,操作起来更加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非开挖顶管工程用顶管拾放装置,包括伺服电机一、升降板、支架、钢丝绳、拾放机构、支撑板,两条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中心处竖直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一,所述伺服电机一的输出轴贯穿顶板与丝杆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贯穿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两侧均通过吊耳固定安装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拾放机构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67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