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杨梅叶中黄酮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在线评价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95770.9 | 申请日: | 2020-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7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童珊珊;赵璐;田胜;顾晨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34;G01N30/8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杨梅 中黄 酮类 氧化 活性 成分 在线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中药分析评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杨梅叶中黄酮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在线评价方法。本发明利用HPLC‑UV‑DPPH法同时筛选、定量杨梅叶中黄酮类抗氧化提取物以及评价其抗氧化能力。脱脂后的杨梅叶经盐酸‑无水乙醇提取粗提液进行反相HPLC梯度洗脱法分离并定量,对流出液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成分与DPPH·反应被分离检测;根据检测得到的与DPPH·反应后的成分是否出现负峰,筛选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成分。本发明无须繁琐的分离纯化过程,可快速对杨梅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成分进行定量和活性评价,提取物成分更具体,成分活性更明确;方法更快速防样品氧化降解,为快速评价杨梅叶这类可能含有易氧化降解的中药提供了新的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分析评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杨梅叶中黄酮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在线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杨梅是杨梅科杨梅属的常绿小乔木,拥有可观的经济价值。杨梅叶中富含黄酮、有机酸、多糖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肝脏保护、抗氧化、抗菌等作用。研究表明,杨梅叶中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为黄酮类成分,主要有杨梅苷、杨梅素、槲皮素、山奈酚等,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但杨梅叶的抗氧化提取物不稳定,现有的文献对抗氧化提取物的成分不明确,各组分的抗氧化贡献不清楚,现代药学趋势需要对提取物进行快速在线评价和定量检测。因此,从杨梅叶提取物中快速、在线、高通量筛选抗氧化活性成分,特别是含量较低的活性成分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杨梅叶中黄酮类成分的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筛选研究尚停留在总提取物、总黄酮或杨梅苷、槲皮素等个别化合物层面上,未见以在线筛选的方法一次性分离及评价杨梅叶中的多个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杨梅叶中黄酮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在线评价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材杨梅叶中黄酮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在线评价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杨梅叶烘干、粉碎、过筛后脱脂得脱脂杨梅叶细粉,脱脂杨梅叶细粉中加入盐酸乙醇溶液,超声提取数次后合并提取液抽滤浓缩,得到杨梅叶粗提液;
(2)对步骤(1)中得到的杨梅叶粗提液放入检测波长为254 nm的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进行测定,得到高效液相色谱图,计算峰面积;
(3)经由高压输液泵使DPPH·甲醇溶液与步骤(2)中反相HPLC测定后的流出液与混合,经过反应线圈后进入检测波长为517 nm的紫外检测器内进行第二维测试,计算出现的峰面积;
(4)对比步骤(2)和步骤(3)中的色谱峰面积的变化,判断杨梅叶中是否含有抗氧化活性成分。
判断杨梅叶中是否含有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标准为:杨梅叶粗提液中如有抗氧化活性物质,则与DPPH·甲醇溶液反应后,步骤(3)中紫外检测器处的响应值降低,相应的色谱峰为负值,无抗氧化活性的物质无负峰出现。
进一步地,本发明步骤(1)所述脱脂杨梅叶细粉与盐酸乙醇溶液的用量比为1g:10~20 mL,所述的盐酸乙醇溶液中盐酸的浓度为1.0~1.4 mol·L-1。
步骤(2)中所述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色谱条件包括:以乙腈为流动相A,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柱温25~40℃,流速0.4~1.0 mL·min -1。
步骤(2)中梯度洗脱方式为:0~30 min,20%流动相A,80%流动相B;30~32 min,20%~30% A,80~70%流动相B;32~45 min,30% A,70%流动相B;均为体积百分比。
步骤(2)中所述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色谱柱为C18色谱柱,柱长150 ~ 300 mm,填料粒径3~5 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57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