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2,4-噁二唑-吡啶类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95587.9 | 申请日: | 2020-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2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律娜;李增;王敏;武明飞;韩健飞;刘彤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413/04 | 分类号: | C07D413/04;C07D413/14;A61P25/00;A61P25/2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 地址: | 23003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噁二唑 吡啶 化合物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2,4‑噁二唑‑吡啶类化合物及其应用,所述1,2,4‑噁二唑‑吡啶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A)所示:式(A)中R1为4‑三氟甲氧基、4‑乙基苯、4‑三氟甲基苯、4‑异丙基苯;R2为4‑硝基苯、4‑甲氧基苯、4‑叔丁基苯、2‑噻吩、2‑甲氧羰基‑3‑噻吩、2‑三氟甲氧基苯、N‑乙酰氨基苯、5‑氯‑2‑噻吩、4‑三氟甲氧基苯、3‑氯‑4‑氟苯、4‑氟苯、4‑溴苯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所涉及的1,2,4‑噁二唑‑吡啶类化合物对激酶GSK‑3β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同时能够很好的抑制NO的释放,表明该类化合物有潜力能够发展成为有效的GSK‑3β抑制剂、抗炎药物以及成为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治疗学和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1,2,4-噁二唑-吡啶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种与年龄有关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临床特征是进行性记忆丧失和言语障碍。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患病率逐年增加。到2050年,全世界的AD预计将达到1 .3亿。但是目前用于治疗AD的临床药物很少,它仅能改善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有效的抗AD药物。
尽管已经研究了AD的发病机制数十年,但确切的病因仍不清楚。AD的典型特征是细胞外的淀粉样肽(Aβ)沉积和细胞内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FT)。其他特征包括炎症介质,活性氧(ROS),炎症和突触连接的丧失。GSK-3β在AD的发病机理中起着关键和核心作用。GSK-3β最初因其在糖原代谢中的作用而被鉴定,是一种在脯氨酸导向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它是tau蛋白磷酸化的主要参与者之一,tau蛋白是微管相关蛋白,具有稳定微管和促进微管组装的作用。当GSK-3β异常高度磷酸化tau时,它会使tau无法结合微管,使微管不稳定,并且解离的tau蛋白在神经元中积累和聚集,从而导致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和神经元死亡。自动化高通量荧光成像系统的研究表明,GSK-3β活性的异常增加可能导致BACE1定位/贩运和广泛的Aβ分泌紊乱。在过度表达淀粉样前体(APP)的小鼠模型中,GSK-3β可以降低Aβ及其相关毒性,改善Aβ诱导的行为表现,并减少神经元丢失。因此,抑制GSK-3β活性可能是治疗AD的有效措施和非常有价值的药物靶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神经炎症在AD的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胶质细胞是在大脑中产生炎症因子的主要细胞。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等炎症因子可直接诱导神经元凋亡或增强局部炎症反应。慢性和持续的小胶质细胞激活是这些炎性介质增加的主要原因。炎性环境可能进一步促进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的形成,导致AD进一步恶化。由于AD的致病机制复杂,且各因素之间存在相关性,传统的单分子靶向治疗策略对AD的有益作用很小,临床失败率较高。因此,多靶标配体(MTDLs)治疗策略对于AD这种复杂的疾病具有很多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1,2,4-噁二唑-吡啶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1,2,4-噁二唑-吡啶类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A)所示:
其中R1为4-三氟甲氧基、4-乙基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4-异丙基苯基;R2为4-硝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4-叔丁基苯基、2-噻吩基、2-甲氧羰基-3-噻吩基、2-三氟甲氧基苯基、N-乙酰氨基苯基、5-氯-2-噻吩基、4-三氟甲氧基苯基、3-氯-4-氟苯基、4-氟苯基、4-溴苯基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1,2,4-噁二唑-吡啶类化合物的制备路线如下:
制备路线主要为了解释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其进行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未经安徽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55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