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激光打标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94030.3 | 申请日: | 2020-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9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晓东 |
| 主分类号: | B23K26/362 | 分类号: | B23K26/362;B23K26/02;B23K26/7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激光 打标机 | ||
多功能激光打标机,属于激光应用领域,包括立柱(3)、安装在立柱(3)上的激光光路件(14),立柱(3)安装在下部的工作台架(8)上,激光光路件(14)一端配置有激光振镜(4)及其激光场镜(5),立柱(3)与下部工作台架(8)连接处设计有立柱旋转机构(7);激光振镜(4)与激光光路件(14)连接处设计有振镜旋转机构(17);安装架与立柱(3)之间设计有旋转机构(18)。多功能激光打标机可满足多种工况不同大小和方位的工件表面打标需求,一机多用,降低用户设备成本,同时本技术方案还可以推广到激光焊接机、激光切割机等类似的激光使用装置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激光应用领域,特别涉及激光打标机,可实现一机多用。
背景技术
现有激光打标机,都是针对某一种产品的设计使用,若有多种产品,比如大小、形状、要求的不同,势必需要多种激光打标机来完成,这会增加用户设备成本并引起设备资源的闲置浪费,希望能做到一机多用。实际上,激光焊接机、激光切割机这些类似的激光使用装置都存在上述问题,解决了激光打标机一机多用的问题,可以触类旁通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多功能激光打标机正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发明的多功能激光打标机包括立柱、安装在立柱上的激光光路件,立柱安装在下部的工作台架上,立柱上配置有传输线,激光光路件一端配置有激光振镜及其激光场镜,立柱与下部工作台架连接处设计有立柱旋转机构;激光振镜与激光光路件连接处设计有振镜旋转机构;激光光路件与立柱之间通过安装架连接,安装架与立柱之间设计有旋转机构允许其在垂面上转动;激光光路件通过移动手轮能在下部的安装架上沿其自身的轴向移动。工作时,多功能激光打标机通过传输线外接电脑操控系统,激光源通过激光光路件射到激光振镜,激光振镜内装有两个振镜电机控制反射镜片分别负责反射光对工件表面X、Y两个方向的打标定位,激光场镜确定打标范围。
对于小工件,可置于多功能激光打标机的激光振镜下方,通过移动手轮移动激光光路件的横向位置,通过振镜旋转机构调整激光场镜对准小工件打标表面。可以将小工件置于工作台架上,借助升降手轮带动激光光路件上下移动从而调整激光场镜到工件表面的合适距离。
对于圆柱形工件,多功能激光打标机在接近工作台架的台面中部位置设计有工件固定及旋转机构,包括上部工件卡盘、中部的电机减速机部件和下部的滑道底坐,工件可以借助径向调节手轮调整工件与激光场镜之间的距离,通过移动手轮移动激光光路件的横向位置,通过振镜旋转机构调整激光场镜侧向对准圆柱形工件打标表面,工件的固定及旋转机构带有自动分度功能会把工件旋转过程中的工件表面按照设定程序分割成若干区段,再对每个区段分别进行打标。
对于较重的大工件,多功能激光打标机在工作台架的底部还配置有移动脚轮,移动多功能激光打标机至合适位置后锁定脚轮,通过立柱旋转机构旋转立柱使得激光振镜及其激光场镜移至大工件附近,再通过升降手轮、移动手轮、振镜旋转机构微调激光场镜至准确位置对准大工件表面打标工作区。
为了满足对于非平面、非垂面的一些斜面或者锥面等特殊工件表面的打标需求,多功能激光打标机在安装架与立柱之间设计有旋转机构允许其在垂面上转动,配合其他功能的使用便可满足多种工况和方位的打标需求了。
多功能激光打标机在工作时先调整好激光场镜与待打标工件表面的合适位置后,打标操作均由电脑软件程序控制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多功能激光打标机的设计可满足多种工况不同大小和方位的工件表面打标需求,实现了一机多用,从而降低用户设备成本,解决设备资源的闲置浪费问题。同时本技术方案还可以推广到激光焊接机、激光切割机等类似的激光使用装置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多功能激光打标机结构示意图,其中小工件置于激光场镜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晓东,未经吴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40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