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肌腱愈合的变截面多孔带状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93363.4 | 申请日: | 2020-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9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璐;张倩;毛吉富;林婧;李超婧;王富军;吕璐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L17/00 | 分类号: | A61L17/00;A61L17/14;A61B17/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肌腱 愈合 截面 多孔 带状 缝合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促肌腱愈合的变截面多孔带状缝合线的制备方法;所述一种促肌腱愈合的变截面多孔带状缝合线,包括缝合线和水凝胶涂层,所述缝合线设为三段变截面式结构,缝合线两端设为易与缝合针相连以易于穿过组织的细线状,中间部分设为有利于促进组织长入并减少对肌腱切割的多孔带状,所述缝合线外表面设有充当组织胶水作用和具有抗菌、抗炎、促愈功效的水凝胶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两种以上纤维材料,借助二维三轴向编织技术,通过调节编织工艺获得两端为细线型、中间为多孔带型的缝合线预制线;
步骤2:通过热处理工艺获得结构稳定的变截面多孔带状缝合线;
步骤3:对缝合线进行清洗干燥,然后进行亲水活化预处理,得到表面活化的缝合线;
步骤4:将至少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溶于相应的溶剂中,得到高分子溶液,然后将活化的缝合线在上述溶液中浸泡1小时后冷冻干燥,重复3次,得到冻干样;
步骤5:配置单宁酸交联剂溶液,将步骤4得到的冻干样浸泡于单宁酸溶液中,室温避光充分交联;
步骤6:将步骤5中交联后的缝合线浸泡于去离子水中以充分溶胀除杂,最后冷冻干燥,得到促进肌腱愈合的变截面多孔带状缝合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肌腱愈合的变截面多孔带状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所选的纤维材料应具有熔点差,其中熔点较低的纤维作为轴纱;所述纤维材料设为非可吸收纤维或可吸收纤维;纤维表面形态设为光滑或带有锯齿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促肌腱愈合的变截面多孔带状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可吸收纤维设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酯或聚丙烯;所述的可吸收纤维设为聚己内酯、聚对二氧环己酮或聚乳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肌腱愈合的变截面多孔带状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编织的缝合线预制线中间段中设有以保证中间段中空多孔结构的聚四氟乙烯内衬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肌腱愈合的变截面多孔带状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变截面缝合线的中间多孔带型部分的孔径设为250.0-500.0μ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肌腱愈合的变截面多孔带状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热处理的温度高于轴纱的熔点,但低于另外一种或多种纤维的熔点,使轴纱熔融,粘结编织点,冷却后将中间段内衬管取出,获得稳定中空多孔变截面结构的缝合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肌腱愈合的变截面多孔带状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活化处理方法包括等离子处理或多巴胺处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肌腱愈合的变截面多孔带状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使用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包括壳聚糖、明胶、胶原蛋白、海藻酸钠或丝素蛋白,质量浓度设为0.5-3.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肌腱愈合的变截面多孔带状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单宁酸的质量浓度设为10.0-30.0%w/v,交联时间设为6.0-24.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33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