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时间同步的列车全自动运行信号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91235.6 | 申请日: | 2020-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1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黄柒光;梁宇;钱江;李建全;刘荣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L27/04 | 分类号: | B61L27/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应小波 |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静安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时间 同步 列车 全自动 运行 信号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时间同步的列车全自动运行信号系统,包括ATC设备、ATS设备、CI设备、ATS维护台、MSS设备、DCS设备、通信前置机FEP、应用服务器CATS和网关服务器,所述的信号系统还包括外部时钟系统,该外部时钟系统通过通信前置机FEP与应用服务器CATS连接,所述的应用服务器CATS分别与ATS设备、CI设备、ATS维护台和网关服务器连接,所述的网关服务器分别与ATC设备、DCS设备连接,所述的ATS维护台与MSS设备连接;所述的通信前置机同步外部时钟系统,信号系统内部以通信前置机获取的时间进行同步,所述的信号系统内部时间同步采用NTP协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了系统可靠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列车全自动运行信号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时间同步的列车全自动运行信号系统。
背景技术
时间同步对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及提升运营效率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全自动运行线路,不同步容易影响运营准点率、车门开关门时间过短等故障,影响乘客满意度。
全自动运行线路中,轨旁ATS通过比较计划与实际列车到站或离站时间,针对早点、晚点情况,进行调整停站时间、区间运行时间,并将调整后时间发给ATC车载设备,ATC车载设备结合轨旁传递的设备状态及授权终点,计算ATO速度曲线;如轨旁ATS与ATC车载设备时间不同步,将影响ATO运行速度,影响列车在区间运行时间和到站时间,从而影响准点率。
全自动运行线路中,列车停靠在站台,ATC车载设备通过轨旁应答器、车载传感器获取的信息判断列车停准,向车辆请求切除牵引、制动施加,得到车辆成功反馈后,ATC车载设备将向车辆发送开车门命令、通过联锁发送开屏蔽门命令,轨旁ATS根据早晚点调整的停站时间通过车地无线通信传递到ATC车载设备,ATC车载设备根据停站时间关闭车门,如轨旁ATS与ATC车载设备时间不同步,很有可能导致开车门时间过短,影响乘客上下车。
对于全自动运行线路,当外部时间出现异常跳变或提供时间源端的两台机器精度不够时,往往会影响下一层时间精度,影响车载设备与轨旁时间不同步,直接影响运营准点率、乘客上下车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时间同步的列车全自动运行信号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时间同步的列车全自动运行信号系统,包括ATC设备、ATS设备、CI设备、ATS维护台、MSS设备、DCS设备、通信前置机FEP、应用服务器CATS和网关服务器,所述的信号系统还包括外部时钟系统,该外部时钟系统通过通信前置机FEP与应用服务器CATS连接,所述的应用服务器CATS分别与ATS设备、CI设备、ATS维护台和网关服务器连接,所述的网关服务器分别与ATC设备、DCS设备连接,所述的ATS维护台与MSS设备连接;
所述的通信前置机同步外部时钟系统,信号系统内部以通信前置机获取的时间进行同步,所述的信号系统内部时间同步采用NTP协议。
优选地,所述的通信前置机FEP采用双机热备冗余设置,两台所述的通信前置机FEP之间通过串口通信连接;
先启动的设备为主机,后启动的为备机,主备机在网络不稳定情况下,通过串口通信获取对方状态,确保通信通道和设备均冗余;通信前置机主机启动后提供时间服务端,通信前置机备机停止时间服务端。
优选地,所述的应用服务器CATS采用双机热备冗余设置,两台所述的应用服务器CATS之间通过串口通信连接;
先启动的设备为主机,后启动的为备机,主备机在网络不稳定情况下,通过串口通信获取对方状态,确保通信通道和设备均冗余。
优选地,所述的网关服务器采用双机热备冗余设置,两台所述的网关服务器之间通过串口通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未经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12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内肋管加工用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尺寸玻璃翻转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