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屏蔽容器中快速取出放射性料液瓶的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80341.4 | 申请日: | 2020-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9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余强;薛广东;吴建军;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 |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蒋丽 |
| 地址: | 610094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蔽 容器 快速 取出 放射性 料液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放射性药品生产设备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从屏蔽容器中快速取出放射性料液瓶的装置,包括外壳、导杆和保护装置。外壳设置有导向孔和保护筒。导杆穿设于导向孔且设置有提取件。保护装置包括转动杆和转动件。转动件通过连杆连接转动杆。转动杆配合导杆设置,以使导杆向保护筒内滑动时,转动件能够旋转并远离保护筒的开口端,导杆向导向孔内滑动时,转动件能够旋转至保护筒的开口端。外壳被屏蔽罐阻挡后导杆进入屏蔽罐并提取料液瓶。导杆还推动转动件转动,进而将料液瓶关在保护筒。取放方便且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射性药品生产设备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从屏蔽容器中快速取出放射性料液瓶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放射性药品已经在医学上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诊断,其年使用量非常巨大。而在放射性药品的生产过程中,其所使用的放射性原料基本都是高比活度的核素溶液。
为了保证运输过程中放射性物质的安全,通常是将这些核素溶液密封于管制抗生素玻璃瓶中,再封装于铅屏蔽罐内,所以在生产时就需要先将装有核素溶液的料液瓶从铅屏蔽罐内取出来。
为了保证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免受大剂量的照射,该操作必需在屏蔽密封热室内进行。操作人员通过热室正面的铅玻璃窗观察热室内的情况,通过机械手或手套孔将铅屏蔽罐的盖子打开,然后将其中的料液瓶取出。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热室的屏蔽层通常都比较厚,而铅玻璃因为屏蔽性能较热室屏蔽材料低,所以观察窗的厚度通常会更厚,而且其面积通常也较小,所以操作人员的视角本身会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而且料液瓶通常位于屏蔽铅罐的中心位置,基本上处于操作人员的视线盲区,铅屏蔽罐盖子打开后,也很难看到料液瓶的具体情况;
其二,料液瓶的位置在屏蔽铅罐的深处,很难通过机械手直接夹取,需要给机械手安装特制的夹具或者直接通过手套孔使用长臂钳进行操作,但是因为视线受阻,操作时还是要进行多次尝试才能将料液瓶夹稳,而使用手套孔操作还会极大地增加操作人员的手部受照剂量;
其三,通过机械手或手套孔操作时,因为缺少保护措施,料液瓶从铅罐中取出后有掉落的风险,一旦摔破,将导致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后果极其严重。
以上几个原因,导致操作人员通常需要经过多次尝试才能将料液瓶顺利取出,整体效率较低,同时还可能导致人员受到大剂量的照射。而且料液瓶一旦掉落摔破还会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不仅会对操作场所造成污染,甚至还会危害到外环境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屏蔽容器中快速取出放射性料液瓶的装置,其能够方便的取出屏蔽罐内的放射性料液平。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从屏蔽容器中快速取出放射性料液瓶的装置,包括外壳、导杆和保护装置;所述外壳设置有导向孔和保护筒;所述保护筒设置于所述外壳一端,所述导向孔从所述外壳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保护筒内;
所述导杆穿设于所述导向孔并能够沿所述导向孔滑动;所述导杆靠近所述保护筒的一端设置有提取料液瓶的提取件;
所述保护装置包括转动杆和转动件;所述外壳设置有连通外部和所述导向孔的转动孔;所述转动杆穿设于所述转动孔并能够在所述转动孔内转动;所述转动件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转动杆,以使所述转动件跟随所述转动杆转动至所述保护筒的开口端;所述转动杆延伸至所述导向孔的一端配合所述导杆设置,以使所述导杆向所述保护筒内滑动时,所述转动件能够旋转并远离所述保护筒的开口端,所述导杆向所述导向孔内滑动时,所述转动件能够旋转至所述保护筒的开口端。
进一步地,所述提取件为吸盘;所述导杆内部设置有一端连通所述吸盘的导气孔;所述导气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导杆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导杆远离所述提取件的一端设置有夹持头;所述夹持头的外壁设置有夹持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03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