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楼梯转运轿式担架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79092.7 | 申请日: | 2020-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9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杜斯娜;李伟;陈士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慈溪市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G1/013 | 分类号: | A61G1/013;A61G1/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敦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96 | 代理人: | 郭莹 |
| 地址: | 315399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梯 转运 担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楼梯转运轿式担架,包括担架杆(1)、与担架杆(1)可拆卸连接的轿厢(2)以及与轿厢(2)可拆卸连接的软担架(3);所述担架杆(1)整体呈矩形,所述担架杆(1)由两根长管(4)以及连接两根长管(4)的帆布带(5)构成,两根长管(4)上设置有四处运动挂钩(6);所述轿厢(2)包括背板(7)、坐板(8)和四根支柱(9),所述背板(7)设置在所述坐板(8)后侧的上方,四根所述支柱(9)分别设置在所述坐板(8)底部的四个角上;所述坐板(8)和所述背板(7)的两侧与所述运动挂钩(6)对应设置有固定环(1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梯转运轿式担架,满足患者平卧运输以及坐位或半坐位运输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救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楼梯转运轿式担架。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楼房成为我国人民非常主要的住所。楼房中疾病及意外需要引发的救护成为迫切的问题。我国电梯普遍偏小,楼梯普遍拥堵。传统医用担架在空间较小的电梯和楼梯使用不便,尤其是非电梯楼房。由于上、下楼的高低差,担架员在抬担架时十分不便,严重降低了了病员转移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同时部分重症患者,不适宜平卧运输,需要坐位或者半坐位运输,而传统的医用担架只能够平卧运输,具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梯转运轿式担架,这种担架能够在楼梯内平稳转运患者,同时适用平卧运输、坐位运输和半坐位运输。
本发明提供一种楼梯转运轿式担架,包括担架杆、与所述担架杆可拆卸连接的轿厢以及与所述轿厢可拆卸连接的软担架;所述担架杆整体呈矩形,所述担架杆由两根长管以及连接两根长管的帆布带构成,两根所述长管上设置有四处运动挂钩;所述轿厢包括背板、坐板和四根支柱,所述背板设置在所述坐板后侧的上方,四根所述支柱分别设置在所述坐板底部的四个角上;所述坐板和所述背板的两侧与所述运动挂钩对应设置有固定环。
优选地,所述坐板两侧一前一后设置有四处所述固定环;所述背板两侧设置有四处所述固定环。
优选地,所述背板上还设置有颈托,所述颈托和所述背板之间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背板上,所述颈托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
优选地,所述颈托两侧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两侧竖向等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螺孔,所述连接板上设置与所述第一螺孔对应的第二螺孔。
优选地,所述长管上一前一后分别设置有海绵把手。
优选地,所述软担架与所述坐板通过固定带连接。
优选地,位于所述坐板后侧下方的两根所述支柱与所述背板铰接,所述背板与所述坐板铰接,位于所述坐板前端下方的两根所述支柱与所述坐板铰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是一种楼梯转运轿式担架,担架杆与轿厢可快速组装、拆解,轿厢可折叠,担架杆与轿厢组合使用即可患者满足平卧运输,也能够实现坐位运输或半坐位运输;同时也适用于小空间内的患者转运,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担架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轿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软担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担架杆,2-轿厢,3-软担架,4-长管,5-帆布带,6-运动挂钩,7-背板,8-坐板,9-支柱,10-固定环,11-颈托,12-固定板,13-连接板,14-拉手,15-海绵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慈溪市人民医院),未经慈溪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慈溪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90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程医疗机器人、控制方法及其充电方法
- 下一篇:带有抽吸功能的膀胱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