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生殖道致病微生物的LAMP引物组、微流控芯片和试剂盒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276711.7 申请日: 2020-04-10
公开(公告)号: CN111455075B 公开(公告)日: 2022-12-23
发明(设计)人: 孙群;许文明;董凯;鞠丹;姚小青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689 分类号: C12Q1/689;C12Q1/6895;C12Q1/6844;C12Q1/6837;C12Q1/04;C12N15/11;C12R1/46;C12R1/01;C12R1/725
代理公司: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代理人: 董大媛
地址: 301700 天津市武清***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检测 生殖 致病 微生物 lamp 引物 微流控 芯片 试剂盒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检测生殖道致病微生物的LAMP引物组、微流控芯片和试剂盒,属于生殖道感染检测技术领域,所述LAMP引物组,包括检测无乳链球菌引物组、粪肠球菌引物组、阴道加德纳菌引物组、白色念珠菌引物组和沙眼衣原体引物组;所述微流控芯片上固定上述LAMP引物组。本发明所述的LAMP引物组、微流控芯片和试剂盒能够快速灵敏、准确、重复性强的检测无乳链球菌、粪肠球菌、阴道加德纳菌、白色念珠菌和沙眼衣原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殖道感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检测生殖道致病微生物的LAMP引物组、微流控芯片和试剂盒。

背景技术

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RTI)是指发生在生殖系统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女性RTI是全球性的社会及公共卫生问题,是女性生殖系统受到细菌、病毒、假丝酵母菌、滴虫、衣原体、支原体等致病微生物感染的总称,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流行范围广的特点。

感染是多种疾病的源头,如果生殖道感染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可使艾滋病(AIDS)和宫颈癌的发生风险增加,以及引起不孕症、异位妊娠、流产、死胎、死产、早产、先天感染及新生儿感染、慢性腹痛等并发症,影响两代人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数据表明,中国女性中有40%患有不同程度的生殖道感染,(廖秦平,张岱.中国女性生殖道感染诊治现状及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38(6):469-471+474.)据此估算,中国每年至少有2亿女性患生殖道感染及相关疾病。另据统计表明,妇产科门诊患者中,生殖道感染占55%以上,由此产生的医疗费用每年高达200多亿元。

围生期妇女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体内会产生过量的雌激素,阴道微生态环境易被破坏,进而引起下生殖道感染,最终导致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感染等。早产是指在怀孕28周至37周之间的分娩。早产儿死亡率国内为12.7%~20.8%,(黄善珠.早产儿护理研究进展[J].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8,5(3):26-28.)胎龄越小、体重越低,死亡率越高。早产儿即使存活,亦多有神经智力发育缺陷。心肺功能缺陷、肝脏发育不全、体温中枢发育不全和抗感染能力较低等都是早产儿多发的病症。

按照最新的国内每年出生1200万新生儿的数据统计,早产发生率为7%,即每年出生120万的早产儿。在2003~2008年,我国33.6%~40.9%的新生儿死亡与早产直接或间接相关。而感染是导致早产儿的最大的危险因素,感染所致的早产总体来说约占早产的40%。越早发生的早产感染因素所占的比例越大,30周前的早产感染因素占到80%。(崔浩,何春花,缪蕾,et al.1996-2013年中国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5,49(2):161-165.;时春艳,董悦.感染与早产[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11):648-650.)

临床常规的生化指标分析无法对患者所感染的病原菌种属做出准确鉴定,大多数临床治疗仍处于经验抗菌素应用阶段,在使用高级抗生素方面存在较大的盲目性。目前临床上对病原菌鉴定的方法主要是培养法。其主要步骤为取样、培养、鉴定。培养法本身存在较多缺陷,不能满足临床需要。首先培养法检测耗时长,培养时间与所感染的细菌种类有关,至少用时2-3天,当临床出现急性病症时,培养法无法适用;其次培养法准确性低,尤其是批量鉴定时,样品之间很容易互相感染;并且难以检出需要特殊培养条件的细菌等;再次受国内实验室安全防护条件的限制,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分离培养病原菌时存在着高风险被感染的可能;最后培养法对实验条件要求较高,需要的培养基种类较多,乡镇医院、社区医疗单位和户外等均无法使用细菌培养的检测方法,很容易对病人造成贻误。

对于普通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鉴定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因其对实验室要求高,需要特殊仪器,容易出现假阳性和交叉污染等缺点,也不利于其应用的开展。

在当前医疗卫生重心转移的大背景下,在临床上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对快速准确、操作简单、实验环境要求低的诊断产品具有迫切需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67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