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表面高耐磨复合焊层焊料与制备方法以及在金属零部件方面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57546.0 | 申请日: | 2020-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8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 发明(设计)人: | 杨传志;祁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传志 |
| 主分类号: | B23K35/32 | 分类号: | B23K35/32;B23K35/40;C22C29/08;C22C19/05;C22C1/05;C22C1/10;C22C1/02 |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郭元艺 |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表面 耐磨 复合 焊料 制备 方法 以及 金属 零部件 方面 应用 | ||
1.一种金属表面高耐磨复合焊层焊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组份A及组份B;
以质量百分含量计,组份A包括:
钨 75~86%;
碳 3~9%;
钴 7~16%;
以质量百分含量计,组份B包括:
铬 4~9%;
硼 2~5%;
硅 3~8%;
铁 2~5%;
钛 0.03~0.08%;
碳 0.04~0.08%;
镍 70~88.9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高耐磨复合焊层焊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组份A的制备
按原料的投料比将碳化钨及钴混合,搅拌,并进行压制,烧结成块,然后进行粉碎和分筛;
(2)组份B的制备
按原料的投料比将铬、硼、硅、铁、钛、碳及镍混合,搅拌,经熔炼、雾化、冷却、筛分;
(3)将步骤(1)所得组份A粉末及步骤(2)所得组份B粉末混合搅拌均匀,并进行烘干处理,即得目的产物;
(4)将步骤(3)所得焊层材料真空包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高耐磨复合焊层焊料在金属零部件方面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方式实施:
(1)根据零部件图纸设计焊层模具及工件的加工图;所述零部件为冲压模具的模冲;模具材料为石墨;
(2)对零部件清洗烘干;
(3)根据工件所需的耐磨部位及厚度,设计石墨模具图及工件图;按图加工石墨模具及工件;将所得石墨模具、工件及耐磨焊层材料组合一起,在真空炉中焊接;焊接条件为加热50~80分钟至750~850℃,在750~850℃维持15~30分钟,再加热至900~1110℃,在900~1110℃维持35~7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高耐磨复合焊层焊料在金属零部件方面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方式实施:
(1)根据零部件图纸设计焊层模具及工件的加工图纸,所述零部件为内腔焊层工件;模具材料为陶瓷;
(2)陶瓷模具的制备方法如下:
a、将陶瓷片清洁,干燥,并粉碎为粉末后与石墨烯充分混合均匀,一并倒入砂磨机内进行碾磨;
b、将步骤a所得产物加水搅拌,放入固化剂及增韧剂形成膏状体;所述固化剂及增韧剂的重量比依次为25:12;
c、将步骤b所得膏状体放入模型模具内并将装满膏状体的模型模具放置窖炉内烧结;
(3)将所得的陶瓷模具、工件清洗后,把陶瓷模具、工件、耐磨焊层材料组合一起,在真空炉中焊接,焊接条件为:加热50~80分钟至750~850℃,在750~850℃维持15~30分钟,再加热至900~1110℃,在900~1110℃维持35~70分钟,再加热至1000~1250℃,在1000~1250℃维持50~8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高耐磨复合焊层焊料在金属零部件方面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方式实施:
(1)根据零部件图纸设计焊层模具及工件的加工图;所述零部件为高线导辊类外部焊层工件;模具材料为刚玉砂;
(2)对零部件清洗烘干;
(3)根据图纸制做砂模模具及工件并准备好刚玉砂;将模具、工件、刚玉及耐磨焊层材料组合一起,在真空炉中焊接,焊接条件为:加热50~80分钟至750~850℃,在750~850℃维持15~30分钟,再加热至900~1110℃,在900~1110℃维持35~70分钟,再加热至1000~1250℃,在1000~1250℃维持70~10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高耐磨复合焊层焊料在金属零部件方面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方式实施:
(1)根据零部件图纸设计焊层模具,确定模具材料;所述零部件为外部加焊耐磨层,模具局部焊耐磨层,管内焊耐磨层;根据工件所需的耐磨部位及厚度,设计陶瓷模、石墨模、砂模及工件加工图;按设计图要求加工焊接模具及工件;
(2)对零部件清洗烘干;
(3)将陶瓷模、石墨模或砂模与工件及耐磨焊层焊料组合在一起,置入真空炉焊接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传志,未经杨传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754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