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涵管构件、涵管组件、涵管、涵道构件、涵道组件及涵道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56264.9 | 申请日: | 2020-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1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罗庆君;张建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恒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庚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07 | 代理人: | 李伟波;韩德凯 |
| 地址: | 0531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涵管 构件 组件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涵管构件,涵管构件由SMC复合材料经模压工艺一体制成,包括:构件本体,构件本体具有纵向,与纵向正交的截面呈弧状,构件本体于纵向交替布置有多道隆起和凹槽;前连接凸缘,布置于构件本体的纵向前端且向外突出;后连接凸缘,布置于构件本体的纵向后端且向外突出;左侧连接凸缘,布置于构件本体的左侧且向外突出;右侧连接凸缘,布置于构件本体的右侧且向外突出;以及加强筋,布置于构件本体的外弧表面,设置于相邻的隆起之间,与相邻的隆起连接,以及各隆起之间于周向设置多个加强筋。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涵管组件、涵管、涵道构件、涵道组件及涵道。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公路、铁路、港口、工厂、矿山、涵桥或隧道等的给排 水管道和交通通道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在上述领域中使用的涵管 构件、涵管组件、涵管、涵道构件、涵道组件及涵道。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涵洞通道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存在生产周期长、运输成本高、施工周期长、使用寿命较短、安全隐患 较多等技术问题。
近年来,也有采用钢板制成的波纹钢板结构,来替代部分钢筋混凝 土结构并用于涵洞通道、拼接管道、旧桥修复、隧道加固、综合管廊等 工程。相比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虽然波纹钢板结构提高了性能、降低了 成本,但是其抗化学腐蚀性能相对较差,需要防腐处理,且其防腐蚀性 能有一定局限性,现场涂刷防腐涂料,造成环境污染,防腐层的表面硬度差,表面经摩擦后,防腐层脱落,表面腐蚀性变差,降低涵管寿命。而 且由于波纹钢板采用冲压工艺,成型工艺精度低,并且在运输和安装过 程中易变形,造成安装施工困难、施工后的密封性差,易造成工程渗水 损坏地基,而且波纹钢板变形后易造成安装后的圆形管道无法同心,造 成工程安全性隐患。
中国专利公开CN110387834A公开了一种波纹涵管加强结构及施工 方法,在该专利公开中,将多个加强筋等距分布在波纹涵管内壁的波纹 槽内,加强筋通过连接件与波纹涵管的管壁连接固定。在专利公开中, 需要在波纹涵管中单独加设加强筋并且加强筋位于波纹涵管内壁,因此 存在安装工序繁琐且对使用造成不便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公开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涵管构件,所述涵管构件由SMC 复合材料经模压工艺一体制成,包括:
构件本体,所述构件本体具有纵向,与所述纵向正交的截面呈弧 状,所述构件本体于所述纵向交替布置有多道隆起和凹槽;
前连接凸缘,布置于所述构件本体的纵向前端且向外突出;
后连接凸缘,布置于所述构件本体的纵向后端且向外突出;
左侧连接凸缘,布置于所述构件本体的左侧且向外突出;
右侧连接凸缘,布置于所述构件本体的右侧且向外突出;以及
加强筋,布置于所述构件本体的外弧表面,设置于相邻的隆起之 间,与相邻的隆起连接,以及各隆起之间于周向设置多个加强筋。
根据该技术方案的涵管构件,一个涵管构件的左侧连接凸缘与另 一涵管构件的右侧连接凸缘能够被连接以组装成周向封闭的筒形涵管 单元,并且一个筒形涵管单元中的涵管构件的前连接凸缘和另一筒形 涵管单元中的涵管构件的后连接凸缘能够被连接以组装成在纵向方向 延伸的筒形涵管。该涵管构件由SMC复合材料制成,由该材料制成的 上述涵管构件可以满足强度要求,并且可以消除钢波纹管中存在的不 利之处。通过将增设加强筋,可以有效地增强涵管构件以及所形成的 涵管在纵向上的支撑强度。同时,涵管构件一体成型,包括加强筋也 被一体成型,这样可以避免在安装后期为了增强在纵向上的强度而人 为安装加强筋,同时通过将加强筋设置在外表面,也可以有效地避免 在使用过程中对经过涵管内部的流体产生阻碍。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各所述加强筋与各所述隆起正 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恒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恒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62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体定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扬尘定点释放装置及收割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