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特异性生物粘合水凝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52636.0 | 申请日: | 2020-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4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永;袁作楹;苏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J3/075 | 分类号: | C08J3/075;C08L33/02;C08K5/1545;C08K5/18;C08F220/06;C08F220/60;A61L26/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特异性 生物 粘合 凝胶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多功能特异性生物粘合水凝胶,其特征在于,包括丙烯酸-丙烯酰甘氨酰胺共聚物和多元酚化合物,其中:
所述丙烯酸-丙烯酰甘氨酰胺共聚物由丙烯酸单体和丙烯酰甘氨酰胺单体共聚而成,
所述多元酚化合物通过氢键作用与所述丙烯酸-丙烯酰甘氨酰胺共聚物进行交联形成所述多功能特异性生物粘合水凝胶;
其中,所述的多功能特异性生物粘合水凝胶采用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准备丙烯酸水溶液A、丙烯酰甘氨酰胺水溶液B和多元酚类化合物水溶液C,具体包括:将丙烯酸溶于水中,得到浓度为5 - 50 wt.%的丙烯酸水溶液A;将丙烯酰甘氨酰胺溶于水中,得到浓度为1-50 wt.%的丙烯酰甘氨酰胺水溶液B;将多元酚类化合物溶于水中,得到浓度为1-200 wt.%的多元酚类化合物水溶液C;
将丙烯酸水溶液A和丙烯酰甘氨酰胺水溶液B室温搅拌混合均匀,除氧,加入引发剂和催化剂,氮气保护下聚合得到丙烯酸-丙烯酰甘氨酰胺共聚物预胶;其中,所述丙烯酸水溶液A和丙烯酰甘氨酰胺水溶液B的混合比例为10 : 1 至 1 : 1;以及
将多元酚类化合物水溶液C加入所述丙烯酸-丙烯酰甘氨酰胺共聚物预胶中,剪切搅拌,得到所述多功能特异性生物粘合水凝胶;其中,所述多元酚类化合物水溶液C的添加量为0.5 至 5 mL / 10 mL丙烯酸-丙烯酰甘氨酰胺共聚物预胶;
其中,所述多元酚类化合物采用单宁酸、多巴胺、鞣花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2.一种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多功能特异性生物粘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丙烯酸水溶液A、丙烯酰甘氨酰胺水溶液B和多元酚类化合物水溶液C,具体包括:将丙烯酸溶于水中,得到浓度为5 - 50 wt.%的丙烯酸水溶液A;将丙烯酰甘氨酰胺溶于水中,得到浓度为1-50 wt.%的丙烯酰甘氨酰胺水溶液B;将多元酚类化合物溶于水中,得到浓度为1-200 wt.%的多元酚类化合物水溶液C;
将丙烯酸水溶液A和丙烯酰甘氨酰胺水溶液B室温搅拌混合均匀,除氧,加入引发剂和催化剂,氮气保护下聚合得到丙烯酸-丙烯酰甘氨酰胺共聚物预胶;其中,所述丙烯酸水溶液A和丙烯酰甘氨酰胺水溶液B的混合比例为10 : 1 至 1 : 1;以及
将多元酚类化合物水溶液C加入所述丙烯酸-丙烯酰甘氨酰胺共聚物预胶中,剪切搅拌,得到所述多功能特异性生物粘合水凝胶;其中,所述多元酚类化合物水溶液C的添加量为0.5 至 5 mL / 10 mL丙烯酸-丙烯酰甘氨酰胺共聚物预胶;
其中,所述多元酚类化合物采用单宁酸、多巴胺、鞣花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特异性生物粘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丙烯酸水溶液A的浓度为10-33 wt.%,
所述丙烯酰甘氨酰胺水溶液B的浓度为5-20 wt.%,
所述多元酚类化合物水溶液C的浓度为25-100 wt.%。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特异性生物粘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丙烯酸水溶液A和丙烯酰甘氨酰胺水溶液B室温搅拌混合均匀,除氧,加入引发剂和催化剂,氮气保护下聚合得到丙烯酸-丙烯酰甘氨酰胺共聚物预胶的步骤中,
所述除氧是采用氮气鼓泡30-120分钟进行除氧;
所述引发剂采用过硫酸铵(APS)和过硫酸钾(APS)中的一种,其添加量为0.2-0.5wt.%;
所述催化剂采用四甲基乙二胺(TEMED),其添加量为0.1-0.5 wt.%;
所述在氮气保护下聚合是在氮气保护下聚合1-4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特异性生物粘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发剂的添加量为0.4 wt.%;
所述催化剂的添加量为0.2 wt.%。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特异性生物粘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水溶液A和丙烯酰甘氨酰胺水溶液B的混合比例为5 : 1 至 1 : 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26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生肺泡呼吸装置及肺泡模型的构建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角度调节炉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