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改变真空性能的保温器皿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47024.2 | 申请日: | 2020-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7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长军 |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47G19/12;A47G23/04;A47J41/02;A45F3/1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友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0 | 代理人: | 林斌斌 |
| 地址: | 066400 河北省秦皇***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改变 真空 性能 保温 器皿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方便改变真空性能的保温器皿结构,包括组成器皿的器皿外壁和器皿内壁,器皿外壁的直径大于器皿内壁皿外壁和器皿内壁连接后皿外壁和器皿内壁围成一个真空腔,所述器皿下部与转换架相接,转换架上设有磁铁块,所述器皿的器皿外壁与器皿内壁之间对应磁铁块设有触片模块,磁铁块用于控制触片模块上下运动导通或断开与器皿外壁与器皿内壁之间的连接进行散热。实现了一个真空保温容器一个部件位置改变,即可切换器皿内容物的保温或非保温存放模式,非保温状态,可以把真空保温器皿放置在高温环境对内盛放物加热,也可以把真空保温器皿放置在低温环境对内盛放物冷却,温度适合可调整为保温模式存放,非常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保温饮食器皿技术领域,具体是同一真空保温器皿即可以保温又可外部加热冷却。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真空保温饭盒、水杯应用普遍,传统用法多是利用真空腔对容器内饮食保温的装置。
当前的真空保温饮食器皿的保温效果大多比较理想,正因如此也存在一些弊端,尤其旅行途中如高温的汤水类食物,放在容器中想尽快饮食可温度太高无从下嘴,想开盖晾凉,时间缓慢又不安全。
再有内盛放饮食偏凉时,因真空腔隔离又不能外部加热,美中不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改变真空保温器皿性能的方法结构,使一个真空保温器皿可以长时保温,又可经简单操作,实现通过器皿外壁对内盛放物的可加热、冷却。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改变真空性能的保温器皿结构,包括组成器皿的器皿外壁和器皿内壁,器皿外壁的直径大于器皿内壁,且器皿外壁和器皿内壁开口处无缝连接,器皿外壁和器皿内壁连接后皿外壁和器皿内壁围成一个真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器皿下部与转换架相接,所述转换架上设有磁铁块,所述器皿的器皿外壁与器皿内壁之间对应磁铁块设有触片模块,所述磁铁块用于控制触片模块上下运动导通或断开与器皿外壁与器皿内壁之间的连接进行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触片模块包括安装在器皿外壁和器皿内壁之间真空腔内的触片结构、用于安装触片结构的触片安装结构以及用于控制触片结构上下运动的触片控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触片安装结构包括触片安装架,所述的触片安装架上设有导向触片结构运动方向的触片导向槽;触片结构包括内外壁触片A、内外壁触片B、滑动槽、触片滑动板、滑动销和外壁触片;
所述内外壁触片A上安装触片连动杆,且内外壁触片B的滑动槽连接;
所述外壁触片A设置在器皿外壁内侧,内外壁触片B通过滑动销铰接在外壁触片上,内外壁触片B的另一端与通过触片滑动板连动配合,且触片控制结构与转换架上设有的磁铁块配合控制内外壁触片B上下运动,触片滑动板的动作范围是外壁触片和内壁外侧设有向内凹陷的内壁凹槽的间隔;
内外壁触片B两端镜像开有滑动槽,槽向按设计角度倾斜与触片连动杆和触片连动杆A配合,实现内外壁触片B通过自身升降,使触片连动杆与滑动槽相互作用,推动自身前后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触片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触片安装架,所述的触片安装架上设有导向触片结构运动方向的触片导向槽;且内触片控制结构包括触片控制板和控制板固定销,所述触片控制板与设置在器皿真空腔内的内外壁触片A、内外壁触片B和触片导向槽分别连接。
进一步的,内外壁触片B与外壁触片为高温导热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一个真空保温容器一个部件位置改变,可以实现对内容物的保温或非保温存放模式,非保温状态,可以把真空保温器皿放置在高温环境对内盛放物加热,也可以把真空保温器皿放置在低温环境对内盛放物冷却,温度适合可调整为保温模式存放,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长军,未经王长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70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