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方坯高速连铸用浸入式水口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43476.3 | 申请日: | 2020-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5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程常桂;张金磊;李阳;秦绪锋;吴卫利;黄思思;刘亮;金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2D41/50 | 分类号: | B22D41/50;B22D11/103;B22D11/1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方坯 高速 连铸用 浸入 水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方坯高速连铸用浸入式水口,包括浸入式水口本体、水口直通孔和小侧孔;所述浸入式水口本体的上方与中间包底部滑动水口相连,下方与结晶器相通;所述水口直通孔贯穿浸入式水口本体的中部,用于钢液通过;所述浸入式水口本体的外侧靠近下部设有渣线,所述小侧孔贯穿浸入式水口本体的侧壁并位于渣线的下方,小侧孔的数量为多个。在高拉坯速度条件下,本发明能够减小浸入式水口直通孔出口处钢液的流速,降低流股的冲击深度,减小钢渣界面钢液温度的差异性,有利于均匀化渣和下渣,促进结晶器内凝固坯壳的均匀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涉及到钢铁冶金连铸工艺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小方坯高速连铸用浸入式水口。
背景技术
在连铸生产中,提高拉坯速度可大幅度增加连铸机的生产能力,采用高速连铸技术是提高连铸生产效率和降本增效的重要技术途径,是连铸领域长期追求的目标。目前,国内小方坯弧形连铸机拉坯速度能稳定在4.2m/min以上,最高拉坯速度可达5.07m/min。小方坯连铸生产中,通常采用直通式浸入式水口进行浇注,拉坯速度提高,结晶器内钢液冲击深度增大,不利于钢液中夹杂物的上浮去除,对结晶器内部外弧侧凝固坯壳冲击增强,外弧侧上升回流较内弧侧强,导致钢渣界面温度差异性增大,不利于保护渣的均匀熔化和下渣,使得高速连铸小方坯容易出现夹杂物含量高、脱方和表面裂纹等缺陷。
为防止高拉速带来的铸坯纯净度降低和铸坯缺陷问题,提高铸坯质量,生产中采取了大量的技术手段,这些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拉速浇注带来的问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现有技术中,目前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及存在问题包括:
(1)结晶器电磁制动技术。通过在结晶器上部设置电磁制动装置,制动钢液从水口出来的流股,减少钢液冲击深度和钢渣界面的波动,促进结晶器内高温区的上移。该技术主要用在薄板坯连铸和板坯连铸生产中,小方坯连铸生产中没有应用电磁制动技术。
(2)结晶器电磁搅拌技术。结晶器电磁搅拌技术通过驱动钢液旋转流动,可以减小钢液冲击深度。小方坯连铸生产中采用结晶器电磁搅拌技术,随拉坯速度的提高,电磁搅拌强度一定时,水口附近钢渣界面的波动增强,达到一定值时液面出现卷渣现象,造成钢液卷渣,同时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3)水口结构参数和工艺参数优化技术。通过增大水口出口面积,减小水口浸入深度,可以实现减小钢液冲击深度、降低钢渣界面波动过大的目的。小方坯连铸一般采用直通式水口结构,高拉速条件下,这种优化方式受结晶器内腔尺寸和水口壁厚及强度要求的限制。
(4)弧形浸入式水口技术。公开号为CN206662259U的中国实用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小方坯结晶器浸入式水口,在水口内腔下部设计为弧形段,提供缓冲,防止径直冲下的钢流直接冲击方坯外弧区域的初生坯壳,保证浇铸质量。但在高拉速连铸条件下,此类水口还不能解决钢液冲击深度过深、夹杂物不易上浮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34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生活垃圾处理浮动密封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