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串并联谐振可转换式无线充电发射电路及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38125.3 | 申请日: | 2020-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25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谢诗云;杨奕;张学健;卿豪;刘一瑾;罗巍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J50/60;H02J50/90;H02J7/00;H02M1/38 |
| 代理公司: | 重庆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3 | 代理人: | 陈千 |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串并联 谐振 转换 无线 充电 发射 电路 控制 方法 | ||
1.一种串并联谐振可转换式无线充电发射电路,包括发射线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发射线圈包括A接线端和B接线端,其中:
所述A接线端通过所述第一MOS管与第一电源连接端相连,在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和漏极之间并联所述第一电容;同时所述A接线端还通过所述第二MOS管与第二电源连接端相连;
所述B接线端通过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端相连,同时所述B接线端还通过第三电容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端相连;
在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或漏极上串接有用于断路控制的所述第一开关;
在所述第三电容的两端连接有用于短路控制的所述第二开关;
系统需要串联谐振时,所述第一开关闭合,所述第二开关断开;系统需要并联谐振时,所述第一开关断开,所述第二开关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并联谐振可转换式无线充电发射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电源连接端和所述第二电源连接端之间设置有直流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并联谐振可转换式无线充电发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端,所述第二电源连接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接地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串并联谐振可转换式无线充电发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A接线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相连,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连接端;所述A接线端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连接端,在所述A接线端与所述第二MOS管漏极的连接线上设置所述第一开关,或者在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端的连接线上设置所述第一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串并联谐振可转换式无线充电发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OS管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上通过加载互补的PWM波进行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并联谐振可转换式无线充电发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以及所述第三电容的容值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并联谐振可转换式无线充电发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或/和所述第二开关为继电器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并联谐振可转换式无线充电发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上连接有负载检测设备,且根据所述负载检测设备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组合状态。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串并联谐振可转换式无线充电发射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判断无线充电传输距离,如果是近距离传输,则控制第一开关闭合,第二开关断开,使得系统处于串联谐振;如果是远距离传输,则控制第一开关断开,第二开关闭合,使得系统处于并联谐振;
S2:选择初始频率,在串联谐振状态下,采用偏频控制;在并联谐振状态下,采用系统谐振频率为初始频率;
S3:判断是否继续充电,如果是,则调整频率直至最佳,实施定频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812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动车远光违章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无源云基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