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样本采集与保护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22279.3 | 申请日: | 2020-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4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赵富伟;丁程成;李颖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M1/28 | 分类号: | C12M1/28;C12M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样本 采集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样本采集与保护装置。该微生物样本采集与保护装置,包括存储主体,所述存储主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储物器与采样器,所述采样器包括有与存储主体内表面螺纹连接的采样转板,所述储物器包括与存储主体螺纹连接的转盘,所述储物器下移后,使存储主体内的上下两部分连通;所述存储主体的表面设置有引流鼓包,所述储物器包括上封垫与下封垫,所述上封垫与下封垫的外壁表面均与存储主体的内壁表面紧密接触,物料放置于上封垫与下封垫之间;该微生物样本采集与保护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灵活,便于拆卸安装,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采集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样本采集与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的分布极其广泛,土壤、河流、食品以及人体都生存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寄居在合适的环境中,大量繁殖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微生物代谢物质,研究这些代谢物质的组成对研究环境、食品以及动植物来源微生物种类以及功能及其重要。目前,微生物样本的采集和运输是临床及科研中微生物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之一。在微生物样本采集和运输的过程中,如果缺乏合适的样本采集装置和合适的运输条件的话,对微生物代谢情况的研究将会失去真实性,从而给后续的分析带来困难。现有的在野外微生物采集中,往往需要携带较多的瓶瓶罐罐,包括采集瓶子以及携带提供微生物营养的物质,在传统对微生物的营养注入以及环境物质加入时,往往需要多次打开装载微生物的容器,增大采集人员与微生物的接触,不利于微生物的保存与运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微生物样本采集与保护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微生物样本采集与保护装置,包括存储主体,所述存储主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储物器与采样器,所述采样器包括有与存储主体内表面螺纹连接的采样转板,所述储物器包括与存储主体螺纹连接的转盘,所述储物器下移后,使存储主体内的上下两部分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存储主体的表面设置有引流鼓包,所述储物器包括上封垫与下封垫,所述上封垫与下封垫的外壁表面均与存储主体的内壁表面紧密接触,物料放置于上封垫与下封垫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上封垫与下封垫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中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上封垫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上端外表面与转盘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连接管包括与上封垫固定连接的连接下管,所述连接下管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上管,所述连接下管与连接上管之间设置有连接转管,所述连接下管通过连接转管与连接上管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转盘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储物转板,所述储物转板与存储主体活动连接,转动所述储物转板带动伸缩杆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存储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上限位块与下限位块,所述存储主体的内壁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连接螺纹位于上限位块与下限位块之间,所述转盘位于上限位块与下限位块之间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上限位块与下限位块包括固定于存储主体内壁表面的橡胶片,所述存储主体的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有拆卸杆,所述拆卸杆顶起橡胶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储物转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扭块,所述扭块内开设有插口,所述伸缩杆、连接杆与连接中管均为空心杆,空心杆内设置有内置管,所述内置管的一端与插口固定连接,所述内置管的另一端插入连接中管内固定,所述连接中管的外表面开设有出液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22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