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毛蕊花糖苷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21601.0 | 申请日: | 2020-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0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娟;刘璐;陈美奇;王志勇;张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1/7032 | 分类号: | A61K31/7032;A61K31/44;A61K45/06;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陈卓 |
| 地址: | 2000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蕊花 糖苷 制备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蕊花糖苷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毛蕊花糖苷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毛蕊花糖苷能够显著抑制肝细胞性肝癌,可以制备用于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毛蕊花糖苷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原发性肝癌主要指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第5大常见癌症;其危险因素包括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炎、长期饮酒、肥胖和糖尿病等。原发性肝癌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差。在中国,肝癌发病率平均每年升高1%,但生存率依旧很低。根据临床肝癌的巴塞罗那(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分期系统,对于极早期和早期(均为A期)无症状的肝癌患者可进行根治性治疗(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和局部消融治疗);但大部分患者首次确诊时已是晚期,治性手术治疗的机会,在复发的风险,5年内复发率超过70%。原位肝移植被认为是肝癌的最终治疗方法,因为它不仅可以清除恶性肿瘤,还可以清除整个患病的肝脏,然而由于肝源获得及其困难,肝移植手术可惠及的患者远远不及手术切除的患者数。局部消融治疗通常采用射频消融或经皮注射乙醇,用于治疗直径<3cm的小肿瘤。经导管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是针对无症状、多结节性(临床中期或BCLC B期)肝癌患者的局部治疗手段。肝癌全身治疗包括放疗、化疗、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索拉非尼(sorafenib)和瑞格非尼(regorafenib)等分子靶向药是临床晚期(BCLC C期)肝癌患者(有侵袭性或肝外肿瘤)的推荐治疗方法,但其有效率仍不足50%,且一半患者需承受药物不良反应及巨大的经济负担,还需面临最终的药物耐受风险。基于上述严峻形势,研究者亟需着眼于新的干预靶点,研发更有效、且不良反应较少的治疗肝癌的药物和治疗策略。
毛蕊花糖苷(A01)是一种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药用植物中如洋丁香、车前草、肉苁蓉等,并具有抗氧化、抗炎杀菌、调节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理活性。以往研究已证实,A01有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增强结直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以及抑制荷(黑素)瘤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然而,A0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作用,少有报道。仅在一篇硕士论文(黄芩苷金属配合物及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的抗肿瘤活性研究,樊君,塔里木大学)中提及毛蕊花糖苷对肝癌细胞SMMC-7221的细胞增殖有双向作用,即在低剂量有促进细胞增殖,高剂量则抑制其增殖的作用。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在细胞水平的受试物单一阳性筛选结果(即抑制细胞增殖)并不能天然赋予/提示该受试物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特性;实际上,在细胞水平筛选有效的化合物,有的并未在动物体内模型中体现出疗效来(新型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筛选,王立杰等,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009/9/1)。
此外,Chemoprevention of Colon Carcinogenesis by Dietary PerillylAlcohol,CANCER RESEARCH 57.420-425和Phase II Trial of Perillyl Alcohol in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Gastrointestinal Cancer,vol.32,no.2–3,125–128表明,紫苏醇可显著抑制结肠浸润性腺癌,但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口服紫苏醇不具有临床抗肿瘤活性。也即,某些药物在动物癌细胞上有活性,但在人类癌细胞上却没有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未经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16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