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GHP导热散热材料的生产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18992.0 | 申请日: | 2020-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1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盈顺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D7/00 | 分类号: | B29D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勤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7 | 代理人: | 吕波 |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ghp 导热 散热 材料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HP热散热材料的开发工艺,属于导热散热技术领域。本发明直接将人造石墨膜进行多层贴合压延,然后再把贴合好的材料与聚酰亚胺薄膜(PI)或者铜箔进行贴合或压合,最后用6~8个大气压的冲压压力制作出与GHP导热散热材料的外形。本发明可以有效的对不同热源点的温度降温并进行连接,使得电子产品温度均化,增强客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热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GHP导热散热材料的开发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消费类产品的发展,5G的应用,用户对各项电子产品零件的功率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子产品的布局空间越来越复杂,电子产品的热源点功率越来越高,并且是分开的,同时之间不是直线分布的。故电子产品对现有的导热产品有更高的品质要求,特别是传导性能要求,不但需求快速导热,同时还要讲热量均匀分布,以达到降低热源点温度的需求。对现有的导热产品大体可以分为硅胶散热、铜铝箔散热、石墨散热、铜管VC散热等。
1. 硅胶散热、铜铝箔散热的导热性能不满足,均热效果差,同时不能满足电子产品热源点之间凹凸连接;
2. 石墨散热中天然石墨的导热性能不满足,传导速度慢;
3. 石墨散热中人工合成石墨的导热性能满足,但不能满足电子产品热源点之间凹凸连接;
4. 铜管VC导热性能满足,但不能满足电子产品热源点之间凹凸连接,同时成本高昂;
这四类产品已经慢慢地不能满足用户对电子产品的散热和导热需求,减弱客户的使用体验,不能降低电子产品的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开发一种导热散热材料,该材料包含GHP材料即复合石墨材料,可以有效的对不同热源点的温度降温并进行连接,使得电子产品温度均化,增强客户的使用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方案是:提供一种GHP导热散热材料的生产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准备10--100UM人造石墨膜;
第二步:用超薄的1UM无基材胶水将人造石墨膜交替贴层合成多层人造石墨膜,无基材胶水为有机树脂类或者不饱和聚酯胶水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多层石墨膜层数为2-30层;
第三步:贴合好的多层石墨膜用压延设备,在6~8个大气压压力的常温下的进行压延,这里的常温是指22±5°C;
第四步:压延完成后的半成品,用贴合设备进一步贴合聚酰亚胺薄膜(PI)或者铜箔,聚酰亚胺薄膜(PI)或铜箔的厚度分别为10-100um;
第五步:贴合好的半成品用压延设备在6~8个大气压压力的常温下进行压延。
第六步:贴合其他辅助材料,辅助材料为聚酰亚胺的单面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的至少一种材料,在6~8个大气压压力的常温下,进行模切成品,产品厚度控制在100UM-1000UM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生产步骤还包括检验出货,用三次元检测,同时进行温差测试,达到客户对外观和尺寸的要求,以提升出厂产品的良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步多层人造石墨膜用超薄1UM胶水进行贴合,贴合后的厚度为200UM-400U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第二步中的有机树脂为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有机硅树脂、呋喃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盈顺绝缘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盈顺绝缘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89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