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抑制空蚀的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13034.4 | 申请日: | 2020-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4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赛华征;付蕊;张欣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赛内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75/02 | 分类号: | C09D175/02;C09D5/08;C09D7/61;C09D7/65;C08G18/10;C08G18/50;C08G18/66;C08G18/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5 | 代理人: | 杨金淑 |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宝山区高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抑制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抑制空蚀的涂料,该可抑制空蚀的涂料由组分A和组分B组成,二者的体积比为1.1~1.5:1。按质量分数计,组分A包括:分子量为2000的聚氧丙烯二胺50%~60%,二乙基甲苯二胺10%~15%,氨基改性硅油4%~8%,三聚氰胺2%~5%,消泡剂0.5%~2%,高硬度纳米粉体15%~25%;组分B为异氰酸酯预聚物。还提出了一种可抑制空蚀的涂料的制备方法,按上述比例将聚氧丙烯二胺、二乙基甲苯二胺、氨基改性硅油、三聚氰胺和消泡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再加入纳米粉体,搅拌,得组分A;将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加入反应釜,搅拌反应,得组分B;将所制得的组分A和组分B经过双组份喷枪,混合喷涂于基底材料表层成膜固化后即可起到提高基底材料的抗空蚀能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种涂料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抑制空蚀的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流动的液体中,当局部区域的压力因某种原因而突然下降至与该区域液体温度相应的汽化压力以下时,部分液体汽化,溶于液体中的气体逸出,会在液流中形成气泡。气泡随液流进入压力较高的区域时,失去存在的条件而突然溃灭,原气泡周围的液体运动使局部区域的压力骤增。如果液流中不断形成、长大的气泡在固体壁面附近频频溃灭,壁面就会遭受巨大压力的反复冲击,从而引起材料的疲劳破损甚至表面剥蚀,这就叫空化剥蚀,简称空蚀,又称气蚀。
空蚀现象常发生于泵、水轮机、阀门、管道弯头及螺旋桨等部位,往往会对设备造成明显损伤,影响其使用寿命,甚至对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开发一种可抑制空蚀的涂料喷涂于泵、水轮机、阀门、管道弯头及螺旋桨等相关部件和液体接触的表面来强化其抗空蚀能力对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业生产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抑制空蚀的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将该涂料喷涂于基底材料上以后可显著提高基底材料的抗空蚀能力。
本发明提出的可抑制空蚀的防护涂料包括两种组分,即组分A和组分B,二者的体积比为1.1~1.5:1;
按质量分数计,所述组分A包括:分子量为2000的聚氧丙烯二胺50%~60%,二乙基甲苯二胺10%~15%,氨基改性硅油4%~8%,三聚氰胺2%~5%,消泡剂0.5%~2%,高硬度纳米粉体15%~25%;
所述高硬度纳米粉体为氧化铝、二氧化钛、氧化锆纳米粉体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这类纳米粉体硬度极高,可以更有效地提升涂料固化成膜后的抗冲击性,增强耐空蚀性。
所述组分B为异氰酸酯预聚物。
其中,三聚氰胺在这里作为聚脲的三元扩链剂使用。
本发明还提出了该可抑制空蚀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组分A制备:
将分子量为2000的聚氧丙烯二胺、二乙基甲苯二胺、氨基改性硅油、三聚氰胺和消泡剂加入反应釜中以85r/min的转速搅拌5~10分钟,再加入高硬度纳米粉体,以85r/min的转速搅拌30~60分钟,得组分A。
按质量分数计,所述制备组分A时加入的物料含量为:分子量为2000的聚氧丙烯二胺50%~60%,二乙基甲苯二胺10%~15%,氨基改性硅油4%~8%,三聚氰胺2%~5%,消泡剂0.5%~2%,高硬度纳米粉体15%~25%;
所述纳米粉体为氧化铝、二氧化钛、氧化锆纳米粉体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2)组分B制备:
将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加入反应釜,在70~90℃下以85r/min的转速搅拌反应2~3小时,得组分B;
所述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2000~4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赛内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赛内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30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