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种无废水大流量反渗透净水器及装有净水龙头的反渗透净水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05071.0 | 申请日: | 2020-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7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曹伟达;范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嘉德深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曹伟达 |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248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两种无 废水 流量 反渗透 净水器 装有 净水 龙头 | ||
本发明两种无废水大流量反渗透净水器,自来水从自来水入口(1)经过前置滤芯(2),在高压泵(3)动力作用下进入反渗透膜(4),纯水从反渗透纯水出口(5)流出,浓净水从反渗透废水出口流出,经过废水电磁阀/废水比阀(10)和水罐出水口(14)流入水罐(13),输入水罐(13)的浓净水从自来水龙头或中水龙头及马桶水箱(19)与自来水或中水一起排出,得到有效利用。本发明使用反渗透膜(4)不仅能大流量即滤即饮,而且用水罐(13)存浓净水,实现无废水、无压力罐的目的,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废水有效使用等特点,装有净水龙头的反渗透净水器,具有放净水对反渗透膜(4)有冲洗功能,延长反渗透膜(4)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反渗透净水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反渗透膜4在净水器中的应用,随着反渗透膜4技术不断提高,无罐大流量逐步满足了人们的要求,废水比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所谓的废水仍然未被利用,本发明是反渗透膜4制水过程产生的浓净水得到合理使用的设计方案。
背景技术
我国随着水污染事件的多发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反渗透净水机开始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当前反渗透净水器生产在我国发展异常迅速,在整个净水器中的比例也越来越大,2019年已超过90%,并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势。我国又是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节水对我国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然而,反渗透净水机却有一个秘密导致每天都有大量的自来水从下水道白白流走。净水机“废水”浪费成为净水机行业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反渗透净水机只有提高产品节水能力,降低废水率,才能够充分发挥反渗透的优势,从而使净水机产品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国家已经制定的反渗透净水机标准中,只对反渗透净水机的水回收率作出了30%的要求,并没有对反渗透净水机的“水利用率”作出要求。这也是导致浪费水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出台节水强制性标准,加快推动该领域的节水认证工作,成为促进民用净水设备技术进步和更新换代的重要手段。
为此,我国2018年公布了《反渗透净水机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强制性国家标准。根据该标准,反渗透净水机的产水率不得低于35%,否则禁止生产和销售。水效等级分为五级,生产企业必须经过权威机构测定产品的水效等级,并且在产品醒目位置标注。这一规定将对净水行业产生深远影响,迫使制造商加强研发节水技术和产品,促进节水技术的进步,减少水资源浪费。
改善净水机浪费现状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反渗透水回收率,尽可能少排放。二是浓缩水的回收利用。这两种方法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少排放和不排放,做到相对意义上的无废水产生。虽然“废水”不能饮用,但可以用于洗涤、浇花、拖地、冲厕所等,每天节水一点点,不但可以省下一部分水费,还为国家节约水资源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发明内容
高压开关7所测各压强名称:大气压强P0,纯水龙头9打开时的压强为放水压强P1,控制高压开关电开关导通的压强为启动压强P2,控制高压开关电开关断开的压强为关闭压强P3,纯水龙头9从打开转为关闭时的压强为关水压强P4,由于此时高压泵还在工作,P4大于自来水压强。
各压强大小关系:P0P1P2P3P4。
电导率/TDS检测器15所测各电导率/TDS值名称:纯水电导率/TDS值为G0,自来水电导率/TDS值为G1, 电导率/TDS检测器15控制电导率/TDS开关导通的电导率/TDS值为电导率/TDS开启值G2,电导率/TDS检测器15控制电导率/TDS开关断开的电导率/TDS值为电导率/TDS关闭值G3。
各电导率/TDS值大小关系:G0G1G2G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嘉德深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曹伟达,未经北京嘉德深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曹伟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50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