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骨料的制备方法及干混砂浆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02737.7 | 申请日: | 2020-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8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何礼俊;陈楚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承骏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18/16 | 分类号: | C04B18/16;C04B20/12;C04B28/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佳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10 | 代理人: | 徐燕萍 |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骨料 制备 方法 砂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骨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建筑垃圾进行反复破碎细化,筛选得到直径小于30mm的颗粒物;将颗粒物投入涡电流分选机和磁力分选机,剔除金属颗粒物,分选得到粗骨料;将粗骨料破碎细化至直径为0.5~5mm的细骨料;细骨料与经酒精稀释的偶联剂充分搅拌混合,待酒精完全挥发后,得到表面偶联处理的细骨料;将表面偶联处理的细骨料,与经清水溶解的聚乙二醇充分搅拌混合,加热干燥,得到再生骨料。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干混砂浆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建筑砂浆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物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骨料的制备方法及干混砂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工程的拆迁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正大幅度增加。建筑垃圾主要由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废玻璃等等物质组成,成分复杂,分选回收难度大且经济价值低,目前多以填埋方式处理。
随着建筑垃圾的日益增加,填埋场的压力亦日益剧增。目前出现利用建筑垃圾制备预拌干混砂浆。现有技术中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技术,基本需要经过前期繁复的分选;即把非混凝土类的固体废弃物分离后才能做成再生骨料。建筑垃圾的回收率低,且前期工序复杂和费用高,经济价值低。且由于建筑垃圾的成分复杂多样,存在大量的竹木、塑料、泡沫、粘合剂等有机材料,与水泥、砂石等无机材料难以结合,导致制备出来的砂浆存在黏合强度低、抗压强度差,结构松散等问题,影响使用。
因此,迫切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利用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骨料的方法和性能优异的预拌干混砂浆。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再生骨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再生骨料的干混砂浆。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骨料的制备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建筑垃圾进行反复破碎细化,筛选得到直径小于30mm的颗粒物;
S2、将颗粒物投入涡电流分选机和强磁分选机,剔除金属颗粒物,分选得到粗骨料;将粗骨料破碎细化至直径为0.5~5mm的细骨料;
S3、细骨料与经酒精稀释的偶联剂充分搅拌混合,待酒精完全挥发后,得到表面偶联处理的细骨料;
S4、将表面偶联处理的细骨料,与经清水溶解的聚乙二醇充分搅拌混合,加热干燥,得到再生骨料。
所述颗粒物投入涡电流分选机和强磁分选机后,可分离得到有色金属、钢、铁等金属物质,高价值的金属物质可进行分类回收。
可选地,所述建筑垃圾为建筑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废玻璃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偶联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 -甲氧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偶联剂的添加量与所述废塑料、废竹木和废玻璃质量总和配比为3~5:100。
可选地,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承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承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27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调节桥梁支座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车载式物流监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