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房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01176.9 | 申请日: | 2020-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4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来瑞标;虞凌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逸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伟知新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75 | 代理人: | 李成龙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 ||
1.一种垃圾房,包括贮存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除臭系统,包括喷药结构,用于按照预设策略喷洒除臭药剂对贮存室内进行除臭;
所述喷药结构具有定时模式和/或监控模式,其中:在定时模式下,所述喷药结构定时喷洒除臭药剂;在监控模式下,当检测到所述贮存室内的某种气体浓度超过设定浓度时,所述喷药结构在所述贮存室内喷洒除臭药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药结构包括储药箱、泵体和若干喷头,所述储药箱通过管路与相应所述喷头连通,所述泵体设置在所述管路上;
若干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贮存室的墙体上,高度高于所述贮存室内相应喷洒平面上垃圾桶的高度,并间隔设置使所有所述喷头的喷射面积覆盖同一平面的所有垃圾桶;所述喷头为雾化喷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系统,所述升降系统包括升降结构和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可在所述升降结构的作用下上升一定高度;所述喷头分别设置在所述贮存室的两侧墙体上,并呈上下两行分布;位于上方的第一喷头的高度高于位于所述升降平台上的垃圾桶的高度,位于下方的第二喷头的高度高于位于所述贮存室地板上的垃圾桶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箱内设有液位监控结构,所述液位监控结构具有提示模块以在储药箱内液位低于监控设定值时提示加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药剂为生物除臭好氧菌液。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垃圾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系统还包括通风结构,用于保证所述贮存室内氧气充足;所述通风结构包括位于墙体底部的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连通所述贮存室与外界。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垃圾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结构,所述隔热结构包括通风间隙、自吸风口和底部空腔,所述通风间隙位于所述贮存室的墙体内;所述底部空腔设置在所述贮存室的墙体的底部,且与外界连通;所述自吸风口位于所述贮存室的顶部,并通过所述通风间隙与所述底部空腔连通;所述贮存室的墙体为隔热型断桥式结构,所述墙体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间隔设置,并通过隔板连接固定。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垃圾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系统还包括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位于所述贮存室顶部,与所述贮存室内部连通,用于使所述贮存室内部保持负压;所述除臭系统还包括活性炭组件,所述活性炭组件设置在所述贮存室顶部,位于所述轴流风机下方。
9.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垃圾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贮存室的底部设有高于地板的挡边,所述挡板与所述地板呈一体式结构;和/或,所述除臭系统还包括清洁结构,所述清洁结构包括水枪和多级过滤池。
10.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垃圾房,其特征在于,贮存室的墙体包括固定框架,固定框架包括侧边框架、前框架、后框架和顶部框架,两个所述侧边框架分别与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固定连接,所述顶部框架设置在所述侧边框架、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的顶部,所述前框架预留有仓门位置,隔板竖直设置在所述侧边框架和所述后框架的上下梁之间,所述墙体的外板与所述侧边框架和所述后框架固定连接,同时与所述隔板连接,所述内板与所述隔板连接,且所述内板的顶部与所述顶部框架固定连接,使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的顶部分离并设有所述空隙,所述墙体内的通风间隙与所述贮存室的顶部连通;
所述顶部框架还包括架空桁架,用于安装升降系统的支架,所述升降系统包括所述升降结构和升降平台,所述架空桁架包括向内延伸的内延部,升降结构与所述内延部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系统还包括红外探测器,所述红外探测器与所述升降结构的电气系统连接;所述贮存室内还设有人体感应器,所述红外检测器和所述人体感应器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所在的电器箱位于所述贮存室的外侧或所述贮存室的墙体夹层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逸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逸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117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