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甲醇的荧光探针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98447.X | 申请日: | 2020-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3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 发明(设计)人: | 高勇;方明章;邱建文;钟春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493/10 | 分类号: | C07D493/10;C09K11/06;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王义星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甲醇 荧光 探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检测甲醇的荧光探针及其应用,所述的荧光探针的结构通式如(I)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检测甲醇的荧光探针,能选择性识别甲醇,并且具有抗干扰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这种探针对其他醇类化合物没有明显的响应,可以用于酒类中甲醇的测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甲醇的荧光探针,特别涉及一种甲醇荧光探针的制备和其在甲醇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甲醇对人体的毒性较大,国家卫生部2004年第5号公告中指出“摄入甲醇5-10mL可引起中毒,如果摄入30mL则可致人死亡”。甲醇在体内的代谢产物是甲醛和甲酸,其毒性更大于甲醇,所以人体摄入极少量的甲醇也能引起慢性中毒。甲醇作为一种无色有酒精气味的液体,常常被一些不法分子用于制造假酒,另外一些酿酒企业由于生产工艺控制不严等问题,也会导致酒中的甲醇超标。因此在打击假酒案件,对酒类商品进行质量检测,临床上对甲醇中毒的诊断等方面,都需要快速对样品中的甲醇进行定性,定量的检测。
关于酒中甲醇含量的检测,我国食品安全标准《GB 5009.266-2016食品中甲醇的测定》中给出的检测方法为气相色谱法。目前文献报道的甲醇检测方法还有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等。但是这些方法都需要大型实验仪器,测定过程复杂,耗时。因此亟待开发一种快速检测甲醇的方法。
荧光探针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在复杂环境下对物质进行检测的重要分析方法,具有快速、灵敏、成本低等的优点,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样品的检测。罗丹明是含有氧杂蒽结构的染料,具有很高的吸光系数、较长的激发和发射波长、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和良好的光稳定性等优点,作为荧光探针的母体已大量的用于构建各种荧光探针(Chem. Rev.,2012, 112, 1910-1956)。
偶氮基团(-N = N-)是染料分子中常见的结构,具有顺式和反式两种构型,-N =N-键的超快速构型变化可使与之相联的荧光团发生荧光猝灭(Org. Lett. 2014, 16, 15,3946-3949)。另据报道偶氮染料的-N = N-键在光照条件下可以被甲醇还原为氨基(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Dyers and Colourists, 1982, 98, 334-340)。本发明利用以上原理设计了一种罗丹明偶氮衍生物,该化合物的-N = N-键的超快速构型变化使与之相联的罗丹明基团发生荧光猝灭;当罗丹明偶氮衍生物在光照条件下遇到甲醇时,-N =N-键被甲醇还原断开,释放出的罗丹明分子呈现桃红色并发出强荧光。本发明利用上述罗丹明偶氮衍生物可实现在日光条件下对甲醇的快速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甲醇的荧光探针及其应用,该甲醇荧光探针可以实现对甲醇的荧光增强响应,抗干扰性强,灵敏度高,具有在现场快速检测甲醇样品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检测甲醇的荧光探针的结构通式如(I)所示:
其中:R = NO2、Cl、Br、CN
(I)。
所述的一种检测甲醇的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一定量的罗丹明化合物溶于2.5 mol/L 的稀盐酸溶液中,在室温下充分搅拌,将反应液降温至0℃,缓慢加入一定量的NaNO2,充分搅拌20 min后,加入一定量的苯胺类化合物再反应20 min,然后用1 mol/L的NaOH溶液调节pH至中性,反应液用有机溶剂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用无水MgSO4充分干燥,减压蒸除溶剂,硅胶层析过柱,真空干燥得产品。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罗丹明化合物、NaNO2和苯胺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30:35:32。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萃取用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氯仿、二氯甲烷、乙醚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84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