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样本测定装置和样本测定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98044.5 | 申请日: | 2020-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1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芝正树;小竹宏纪;加藤辉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1N35/04 | 分类号: | G01N35/04;G01N33/86;G01N21/31;G01N33/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安伦律师事务所 11339 | 代理人: | 杨永波 |
| 地址: | 日本兵库县神户市***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样本 测定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不进行复杂的控制,用1个装置进行2种测定的样本测定装置以及使用该样本测定装置的样本测定方法。样本测定装置(100)具备:第1处理单元(61),在第1周期对第1容器(21)所收容的样本进行第1测定;第2处理单元(62),在与第1周期不同的第2周期对第2容器(21)所收容的样本进行第2测定;中转部(201),配置在第1处理单元(61)和第2处理单元(62)之间,且用于定位第2容器(21),其中,第1处理单元(61)执行向中转部(201)交接第2容器(21)的交接作业,第2处理单元(62)执行从中转部(201)收取交接至中转部(201)的第2容器(21)的收取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定样本的样本测定装置和样本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分析血液、尿等样本含有的成分量的装置,已知有例如进行生化学测定和血液凝固测定二者的测定的装置。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500中,进行生化学测定时,如图14所示,从样本容器503向能旋转的反应盘501所收容的反应池502分装样品后,从第1试剂盘508分装一定量的试剂并搅拌。反应池502内的样品和试剂在反应盘501的旋转作业中每次横穿光度计504前面时进行吸光度的测定。
另外,进行血液凝固测定时,从样本容器503向反应容器507分装样本,样本在反应容器507内升温至37℃。另一方面,使反应盘501旋转,从第2试剂盘509向空的反应池502分装血液凝固时间测定用的试剂,并使该试剂升温。血液凝固时间测定用的试剂的升温完成后,将反应池502定位在血液凝固试剂吸移位置,通过分装机构506吸移并向反应容器507排出。此时,通过排出试剂的冲击力搅拌样本和试剂,血液凝固时间的测定开始。
自动分析装置500进行控制使得进行生化学测定和血液凝固测定时,进行1轮血液凝固测定所要时间T1与进行1轮生化学分析所要时间T2的关系为T1是T2的n倍(n是自然数)。
因此,例如当n是2以上时,开始血液凝固测定的时间点经常与开始生化学分析的时间点重合。因此,能并列进行血液凝固测定和生化学测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187210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在自动分析装置500进行生化学测定和血液凝固测定二者,而进行控制使2个测定开始的时间点一致,即进行控制使2个测定同步,但控制使2个测定同步很复杂。另一方面,同步的时间点稍微有偏差的话,二者的测定就可能无法按照预定进行并停滞。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涉及测定样本的样本测定装置。参照图1,本技术方案所涉及的样本测定装置(100)具备:第1处理单元(61),在第1周期对第1容器(21)中收容的样本进行第1测定;第2处理单元(62),在与第1周期不同的第2周期对第2容器(21)中收容的样本进行第2测定;中转部(201),配置在第1处理单元(61)和第2处理单元(62)之间且用于定位第2容器(21)。第1处理单元(61)执行向中转部(201)交接第2容器(21)的交接作业,第2处理单元(62)执行从中转部(201)收取交接至中转部(201)的第2容器(21)的收取作业。
作为更详细地分析被检者罹患的疾病的方法,有时会将2个测定(2个不同种类的测定)的结果组合。例如,能通过组合血液凝固检查相关的测定结果和免疫检查相关的测定结果来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具体来说,基于从血液凝固检查相关的测定结果获取的凝固时间、从免疫检查相关的测定结果获取的PIC和TAT等进行DIC的诊断。像这样,进行血液凝固检查相关的测定作为第1测定,进行免疫检查相关的测定作为第2测定,并将如上的测定结果组合,由此能进行恰当的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希森美康株式会社,未经希森美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80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