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气囊及人体保护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90954.9 | 申请日: | 2020-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6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 发明(设计)人: | 孙耀;苏帅;陶海;陈颖;刘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骁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1D13/015 | 分类号: | A41D13/015;D06N3/14;B05D7/00;B05D7/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李强;倪嘉慧 |
| 地址: | 226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气囊 人体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气囊及人体保护装置,安全气囊包括:气囊,气囊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缓冲支撑部、第二缓冲支撑部和第三缓冲支撑部;第一缓冲支撑部、第二缓冲支撑部和第三缓冲支撑部可充气地设置;第一缓冲支撑部和第二缓冲支撑部间隔地设置;第三缓冲支撑部,第三缓冲支撑部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缓冲支撑部和第二缓冲支撑部;第一支撑体,第一支撑体分别与第一缓冲支撑部和第二缓冲支撑部相连,第一支撑体可张紧地设置。本发明可以符合人体工学的要求,贴合佩戴者腰部,达到保护佩戴者腰部的作用。本发明可以节省充气气体。充气装置的容纳体积要求降低,人体保护装置的体积小,空间节省,有利于人体保护装置的佩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气囊及人体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保护特殊人群,如防止老年人摔倒的情况发生,有一种防摔倒人体保护装置, 人体保护装置系在使用者腰部,在平时只是一个腰带,与普通的腰带类似。但腰带内携带安 全气囊。在使用者即将跌倒时,触发人体保护装置内的安全气囊弹出打开,安全气囊可以保 护人摔倒时不受伤害,主要保护腰部、胯部,尤其是髋关节。这样,就能够保护特殊人群, 如老年人的行动安全。
在安全气囊的多种设计因素中,安全气囊的设计至关重要。安全气囊弹出后需要足够支 撑佩戴者的重要部位,比如腰的区域。故此,本发明就是要解决支撑腰部、胯部,尤其是髋 关节的安全气囊的精简设计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气囊及人体保护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安全气囊,包括:
气囊,气囊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缓冲支撑部、第二缓冲支撑部和第三缓冲支撑部;
第一缓冲支撑部、第二缓冲支撑部和第三缓冲支撑部可充气地设置;
第一缓冲支撑部和第二缓冲支撑部间隔地设置;
第三缓冲支撑部,第三缓冲支撑部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缓冲支撑部和第二缓冲支撑部;
第一支撑体,第一支撑体分别与第一缓冲支撑部和第二缓冲支撑部相连,第一支撑体 可张紧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还包括第二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可张紧地设置;第一支撑 体、第二支撑体、第一缓冲支撑部、第二缓冲支撑部以及第三缓冲支撑部形成空腔地设置, 第一支撑体与气囊的连接方式和第二支撑体与气囊的连接方式可相同或不同;第一支撑体或 第二支撑体与气囊的连接方式包括:第一支撑体或第二支撑体分别与第一缓冲支撑部和第二 缓冲支撑部相连;或者,第一支撑体或第二支撑体分别与第一缓冲支撑部、第二缓冲支撑部 和第三缓冲支撑部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分别为两个张紧布,张紧 布可沿气囊表面弧度延伸地设置;或者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分别为为一体成型结构,该 一体结构包括一张紧布,所述张紧布绕过气囊的第三缓冲支撑部设置,张紧布可沿气囊表面 弧度延伸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第三缓冲支撑部分别与第一缓冲支撑部和第二缓冲 支撑部连通,第一缓冲支撑部、第二缓冲支撑部和第三缓冲支撑部为一体成型结构,该一体 结构包括U形、V形或者圆弧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第一缓冲支撑部和第二缓冲支撑部分别设有两端, 即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缓冲支撑部的第一端向第二缓冲支撑部一侧弯曲地设置,第二缓冲 支撑部的第一端向第一缓冲支撑部一侧弯曲地设置;第一缓冲支撑部的第二端和第二缓冲支 撑部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缓冲支撑部的两端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第一缓冲支撑部和第二缓冲支撑部的第一端均向一 侧弯曲地设置,第一缓冲支撑部和第二缓冲支撑部该侧定义为第一侧。第一侧在使用时是朝 向佩戴者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骁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骁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09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