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褪黑素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85591.X | 申请日: | 2020-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9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扬;张岩峰;张山;何永志;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70;C12P17/10;C12R1/19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白凤莹 |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产褪黑素 重组 大肠杆菌 及其 构建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褪黑素生物合成相关蛋白的基因导入受体大肠杆菌,得到重组大肠杆菌;
所述褪黑素生物合成相关蛋白的基因为如下六种:
P1)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
P2)二氢单磷酸还原酶基因;
P3)4a-羟基四氢生物蝶呤脱水酶基因;
P4)天冬氨酸转氨酶家族蛋白基因;
P5)N-乙酰转移酶基因;
P6)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基因;
所述褪黑素生物合成相关蛋白的基因通过方式甲导入所述受体大肠杆菌中;
所述方式甲为所述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和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基因依次连接构建在一个表达载体上,所述天冬氨酸转氨酶家族蛋白基因、N-乙酰转移酶基因、4a-羟基四氢生物蝶呤脱水酶基因和二氢单磷酸还原酶基因构建在另一个表达载体上,所述表达载体中四个基因的位置关系为天冬氨酸转氨酶家族蛋白基因、N-乙酰转移酶基因、4a-羟基四氢生物蝶呤脱水酶基因和二氢单磷酸还原酶基因依次连接,然后均导入到受体大肠杆菌中;
所述苯丙氨酸羟化酶为SEQ ID No.1第319-1209位所示的DNA分子编码的蛋白质;
所述二氢单磷酸还原酶为SEQ ID No.1第1615-2337位所示的DNA分子编码的蛋白质;
所述4a-羟基四氢生物蝶呤脱水酶为SEQ ID No.1第1234-1590位所示的DNA分子编码的蛋白质;
所述天冬氨酸转氨酶家族蛋白为SEQ ID No.1第2362-3831位所示的DNA分子编码的蛋白质;
所述N-乙酰转移酶为SEQ ID No.1第3856-4404位所示的DNA分子编码的蛋白质;
所述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为SEQ ID NO.1第4429-5535位所示的DNA分子编码的蛋白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为SEQ ID No.1第319-1209位所示的DNA分子;
所述二氢单磷酸还原酶基因为SEQ ID No.1第1615-2337位所示的DNA分子;
所述4a-羟基四氢生物蝶呤脱水酶基因为SEQ ID No.1第1234-1590位所示的DNA分子;
所述天冬氨酸转氨酶家族蛋白基因为SEQ ID No.1第2362-3831位所示的DNA分子;
所述N-乙酰转移酶基因为SEQ ID No.1第3856-4404位所示的DNA分子;
所述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基因为SEQ ID NO.1第4429-5535位所示的DNA分子。
3.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构建方法构建得到的重组大肠杆菌。
4.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组大肠杆菌在制备褪黑素中的应用。
5.制备褪黑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组大肠杆菌催化色氨酸和甲硫氨酸反应得到褪黑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559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颜色密度的厚度补偿印刷
- 下一篇:一种甘薯滴灌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