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豆分枝数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82107.8 | 申请日: | 2020-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4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邱丽娟;吴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 分枝 分子 标记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分子标记及获得分子标记的方法与应用,采用图位克隆的方式获得分子标记,以特定的引物对对基因组DNA扩增,并将获得的分子标记应用于大豆分枝数的鉴定中。利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对多分枝数大豆基因组中多分枝决定性碱基序列进行定位,并进行克隆,根据克隆结果,确定大豆是否为多分枝数大豆,进而对其进行种植,以提高大豆的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大豆多态性分子标记及其在鉴定大豆分支数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大豆(Glycinemax(L.))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既是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也是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我国常年大豆种植面积9000万亩左右,总产量1200万吨(平均单产12加公斤/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大豆远不能满足需求,自给率每年下降3.6%。因此,进口量不断增加,2017年进口量9553万吨,对进口大豆的依存度85%以上。进口大豆按当前全国大豆亩产计算,需要增加近8亿亩耕地。而造成我国大豆供求紧张的主要原因是单产水平低,因此提高大豆单产一直以来都是大豆育种的重要目标。
分枝数是构成大豆产量的重要因子,与大豆产量的提高密切相关,其不仅影响结荚数还影响群体通风透光状况进而影响植株对光能的利用。此外,大豆分枝发育对出苗不齐起到巨大的补偿作用,有效地补充了群体的产量。
然而,由于大豆基因组十分复杂,存在大量重复序列;分枝数又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结构复杂,使得大豆分枝性状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有图位克隆新基因的报道。探索大豆分枝发生的遗传机制、定位并克隆分枝相关基因,进而研究大豆中分枝相关基因调控途径,可为培育具有理想株型的高产品种奠定重要理论基础。
因此,如何利用图位克隆的方法提供一种大豆分子标记并对大豆进行分枝数的鉴定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利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对多分枝数大豆基因组中多分枝决定性碱基序列进行定位,并进行克隆,根据克隆结果,确定大豆是否为多分枝数大豆,进而对其进行种植,以提高大豆的产量。
一种大豆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分子标记包括:以大豆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引物对BR69进行扩增得到的DNA分子;和,以大豆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引物对BR77进行扩增得到的DNA分子。
所述BR69引物对包括:
BR69-F:5’-AGTTGACAGGAACTAAAGT-3’,如SEQ ID NO.1所示;
BR69-R:5’-GATAATTCAAGTAAATAGCGA-3’,如SEQ ID NO.2所示;
所述BR77引物对包括:
BR77-F:5’-TCTCTTTGTGTATGTCTTCTCC-3’,如SEQ ID NO.3所示;
BR77-R:5’-TTGTTGCATCCAAATGAGAG-3’,如SEQ ID NO.4所示。
分子标记,即大豆基因组中的一段碱基序列,以该段碱基序列作为大豆基因组的分子标记,并以可以特异扩增出分子标记的引物对BR69和BR77对大豆基因组进行扩增,若能扩增出目的片段,则说明待测大豆可作为多分枝数的大豆种子进行种植;为鉴别大豆分枝数的性状提供了基础,且,两组引物对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优良,防止了假阳性的出现。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其中,所述DNA分子a中,KF19的大豆分子标记序列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21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氯代有机物废液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兰炭废水的预处理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