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测癌症患者预后的标志物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77509.9 | 申请日: | 2020-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9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钱海利;张颖;王婷;马飞;林晨;李春晓;赵振国;郭建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朱萍;孟祥斌 |
| 地址: | 10002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测 癌症 患者 预后 标志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预测癌症患者预后的标志物及其应用,所述癌症包括子宫内膜癌、肺腺癌。所述标志物是FAM65B。本发明还公开了预测癌症患者预后的产品,该产品可以通过检测FAM65B表达量来实现预测癌症患者预后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涉及预测癌症患者预后的标志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女性癌症的7%,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0-30%。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有上升趋势,并呈年轻化(Parkin DM,Bray F,Ferlay J,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2002[J].CACancer J Clin,2005,55(2):74-108)。
随着传统标记物研究的深入及新标记物的不断发现,免疫组化在子宫内膜癌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吴焕文,梁智勇,张卉,刘彤华.子宫内膜癌免疫组化标记物的研究进展.诊断病理学,2013,Vol.20,No.3180-183)。子宫内膜癌诊断目前常用的免疫组化标记物包括激素受体ER,PR,CEA,P53,P16,PTEN等。目前这些肿瘤标记物在诊断方面存在灵敏性、广谱性及特异性方面的不足。如P53主要应用于II型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或鉴别诊断,在I型中低分化内膜癌也存在部分高表达现象,部分病例呈完全阴性表达;P16主要用于宫颈癌的诊断,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相对较低,主要用于子宫内膜癌与宫颈癌的鉴别诊断。PTEN缺失表达是I型子宫内膜癌发生的早期事件,此外,由于是缺失表达,实际应用中PTEN染色结果的有效判读限制了它的普及应用。CEA在宫颈癌中高表达,主要是用于子宫内膜癌的鉴别诊断。ER,PR的表达更多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激素治疗评估。迄今,尚未发现特异高效的分子标记物用于子宫内膜癌诊断。目前的分子标记物用于临床预后预测上,有研究认为:除PR外,ER,PTEN,P53及Ki-67的表达情况对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意义较小。亟待开发新的标记物以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癌和预测子宫内膜癌预后。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由于对烟草控制、环境保护的重视及早期筛查的大力推广,美国等西方国家肺癌的死亡率已有所下降。然而作为烟草生产和销售大国的中国,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呈持续上升趋势,且女性发病率上升更快。临床研究表明,肺癌原位癌治愈率接近100%,II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60%-90%,而IIIb期和IV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5%-20%。表明早期诊断能为肺癌患者带来极大的获益。尽管在过去几十年中,人们开展了许多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用以验证肺癌筛查手段,包括胸部X线检查,痰细胞学检查,胸部CT,但没有一项手段能显著的降低总死亡率。另外,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如CEA,NSE,Cyfra2l-1等在早期诊断和提示预后方面的准确率也较低。因此,寻找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肺癌早期检测及预后预测手段已成为人们面临的一项严肃而紧迫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与预测包括子宫内膜癌在内的癌症患者预后相关的基因标志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述基因标志物在制备预测癌症患者预后相关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预测癌症患者预后相关的标志物,所述标志物是FAM65B基因。
在一优选例中,所述FAM65B基因分离自人或非人哺乳动物的血液和/或组织。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非人哺乳动物为小鼠、大鼠、兔、猪、牛、羊等。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试剂,所述试剂是能够检测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标志物表达量的试剂。
进一步,所述试剂包括利用SYBR Green、TaqMan探针、分子信标、双杂交探针、或复合探针检测所述标志物表达量时使用的引物或探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75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