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淤泥浆处理方法及一体式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72695.7 | 申请日: | 2020-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8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章荣军;董超强;蒋达飞;郑俊杰;徐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22;C02F11/143;C02F11/147;C02F11/148 |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孔娜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淤泥 处理 方法 体式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淤泥浆处理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淤泥浆处理方法及一体式系统,包括S1将淤泥浆搅拌均匀送入固化剂搅拌箱,向其中加入固化剂并搅拌,得到泥浆‑固化剂混合浆液;S2将泥浆‑固化剂混合浆液泵送至絮凝剂搅拌箱,并在泵送过程中均匀加入絮凝剂溶液,然后搅拌使泥浆‑固化剂混合浆液絮凝沉积得到泥浆‑固化剂‑絮凝剂混合浆液;S3将泥浆‑固化剂‑絮凝剂混合浆液泵送至压滤机中进行脱水,得到泥饼,该泥饼经粒化装置处理得到泥粒。本发明通过一体化的絮凝调理‑压滤脱水‑粒化装置直接将超高含水率淤泥浆转化为密实泥粒,能有效解决巨量淤泥浆末端处置困难的问题,同时得到的泥粒与素土混合填料能缓解砂石填料严重短缺的困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淤泥浆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淤泥浆处理方法及一体式系统,特别是一种对土木工程、港口航道工程、河湖清淤工程等方面的高含水率淤泥浆进行快速处理的一体式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每年因水域环境的治理都会有大量疏浚泥浆从港口码头、航道和内陆河湖中产生,因工程建设也会大量的工程泥浆无处安置(以下将疏浚泥浆以及工程泥浆统称为超高含水率淤泥浆)。如何快速有效地处理如此巨量的超高含水率淤泥浆一直是工程界所面临的难题。目前,对于超高含水率淤泥浆的处理主要采用下述方式:
(1)堆场处理:将超高含水率淤泥浆直接运至堆场堆放,使其自重沉积、固结。该方法简单直接,但堆场周转周期长、占地面积大,且长时间堆放的泥浆也容易对周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
(2)机械脱水减量后填埋:通过加入生石灰等药剂使泥浆颗粒间的结构发生变化,易于脱水,再借助板框式压滤机或高速离心机等器械使水分排出。该方法能实现深度脱水、大大减小体积量,但由于生石灰等药剂的掺入,脱水后的泥饼pH值高,板结严重,工程力学性质仍然很差,无法直接资源化利用,且经雨水冲刷后容易造成污染物扩散,最终只能运至填埋场进行填埋。
(3)高温热处理:通过对泥浆做一些处理后烧制成砖、水泥熟料、陶粒等。该方法真正实现了资源化利用,但耗能过高、处置效率极低,且对含水率要求严苛,必须对疏浚泥浆进行脱水预处理。
(4)化学固化处理,通过在泥浆中掺入水泥、石灰等固化剂使其强度得到发展,可资源化利用为填料,但对于超高含水率的淤泥浆(含水率300%)而言直接进行固化处理效果微乎其微,且不经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淤泥浆处理方法及一体式系统,其目的在于,通过一体化的絮凝调理-压滤脱水-粒化装置直接将超高含水率淤泥浆转化为密实泥粒,能有效解决巨量超高含水率淤泥浆末端处置困难的问题,同时得到的泥粒与素土混合后的填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砂石填料严重短缺的困境,且操作简单,处理高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淤泥浆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淤泥浆搅拌均匀送入固化剂搅拌箱,然后向其中加入固化剂并搅拌,得到泥浆-固化剂混合浆液;
S2将泥浆-固化剂混合浆液泵送至絮凝剂搅拌箱,并在泵送过程中均匀加入絮凝剂溶液,然后在絮凝剂搅拌箱中搅拌,使泥浆-固化剂混合浆液絮凝沉积得到泥浆-固化剂-絮凝剂混合浆液;
S3将泥浆-固化剂-絮凝剂混合浆液泵送至压滤机中进行脱水,得到泥饼,该泥饼经粒化装置处理得到泥粒,完成对淤泥浆的处理。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步骤S4将泥块自然养护后堆存,然后将其与素土拌和均匀后填筑。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化剂搅拌箱中搅拌速率为90r/min~150r/min,搅拌时间不小于10min。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絮凝剂搅拌箱中搅拌速率为60r/min~90r/min,搅拌时间不小于10min。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压滤机脱水时间为30min~5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26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