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疫应急管控双面智慧门设备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64546.6 | 申请日: | 2020-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9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花间阁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C9/25 | 分类号: | G07C9/25;G07C9/27 |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2 | 代理人: | 濮云杉 |
| 地址: | 610094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疫 应急 双面 智慧 设备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疫应急管控双面智慧门设备及系统,包括门框,门框内设置有两道门扇,每一门扇内设置有智能终端设备,每一门扇的两面均设置有显示装置、识别装置和感应探测装置,智能终端设备分别与显示装置、识别装置和感应探测装置连接。本发明对现有的智慧门进行改进,设置两道门扇,并在门扇内安装智能终端设备、显示装置、识别装置和感应探测装置,将传统门升级为智慧门极大增强了传统门的功能,提高了传统门的性能,门扇上的各个装置之间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丰富和强化了现有智慧门的功能,利用智能终端设备采集通过门的用户信息,并将各种门并网同步建设一体化的服务系统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慧社区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防疫应急管控双面智慧门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社区已经成为了人类主要的聚居地。社区、园区、小区、楼宇的门已经成为人类进出活动刚需常用设备。提高门的性能增强门的功能已经成为必然和社会共识。
通常门包含大门、地下室门、单元门和入户门组成。传统的门功能单一、各自独立、性能较差。为了适应未来安全、管理、防疫、应急、宣传、政府、便民等日益丰富复杂多样的需求,市面上逐渐出现了一些智慧门,其中专利号ZL201821031021.X公开的专利结构最具代表性,该结构包括门和设置在门上的智能终端,通过智能终端面部识别装置、指纹识别装置、身份证识别装置和射频卡识别、APP等装置实现开锁,同时办理政务、公共与便民业务,还可以实现党政、公益和商业宣传,同时与APP同步实现更多功能。
由于原来的设备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无法形成统一的管理服务系统,且门上不便安装过多的设备,大大的限制了门的使用功能和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智慧门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疫应急管控双面智慧门设备及系统,其目的在于:对现有的智慧门结构进行改进,强化门的功能,并网形成统一的管理系统,使之成为功能全面、方便快捷的智慧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疫应急管控双面智慧门设备及系统,包括门框,所述门框内设置有两道门扇,所述每一门扇内设置有智能终端设备,所述每一门扇的两面均设置有数个显示装置、数个识别装置和数个感应探测装置,所述智能终端设备分别与所述显示装置、识别装置和感应探测装置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对现有的智慧门进行改进,设置两道门扇,并在门扇内安装智能终端设备,在门扇的两面安装显示装置、识别装置和感应探测装置。每一道门扇上的智能终端设备和显示装置、识别装置和感应探测装置共同作用,将传统门升级为智慧门极大增强了传统门的功能,提高了传统门的性能,门扇上的各个装置之间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丰富和强化了现有智慧门的功能,利用智能终端设备采集通过门的用户信息,并将各种门并网同步建设一体化的服务系统平台。
优选的,所述智能终端设备还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网络装置和数据收发装置,所述数据收发装置通过无线技术或有线技术与服务平台及大数据中心连接。采用该优选的方案,在门扇内设置智能终端设备,将传统门升级为智慧门极大增强了传统门的功能,提高了传统门的性能,通过无线技术或有线技术将原来的独立的各种门并网结合在一起形成智慧门端,打造以门为核心的门服系统,利用智能终端设备采集通过门的用户信息,并将信息通过数据收发装置反馈到服务平台及数据中心统一进行处理,服务平台及数据中心也可将信息传递给各类智能终端设备,并通过显示装置展示出来并办理各类业务。
优选的,所述智能终端设备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识别模块、探测模块、网络模块、计算模块、储存模块、处理模块,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分别连接所述识别装置、感应探测装置、显示装置和服务平台及大数据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花间阁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花间阁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45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