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聚合物囊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52900.3 | 申请日: | 2020-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8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杜建忠;廖雨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38/17;A61K33/04;A61K47/59;A61K9/12;A61P31/04;A61P17/02;A61P3/10;A61P3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伤口 愈合 聚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聚合物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伤口愈合的聚合物囊泡由兼具抗菌活性和硫化氢供体功能的抗菌肽聚合物聚己内酯-嵌段-聚[赖氨酸-无规-(
所述促进伤口愈合的聚合物囊泡的制备方法为将兼具抗菌活性和硫化氢供体功能的抗菌肽聚合物溶解于第四类溶剂中,在搅拌下滴加1~2倍于第四类溶剂体积的去离子水,透析后得到促进伤口愈合的聚合物囊泡水溶液;
所述第四类溶剂为四氢呋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促进伤口愈合的聚合物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兼具抗菌活性和硫化氢供体功能的抗菌肽聚合物的氨基与硫化氢供体的摩尔比为1︰(0.2~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促进伤口愈合的聚合物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伤口愈合的聚合物囊泡的粒径为200~400nm。
4.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促进伤口愈合的聚合物囊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抗菌肽聚合物和硫化氢供体的制备
将聚已内酯、赖氨酸NCA单体和第一类溶剂相混合,并在室温下搅拌反应30~50小时,依次经过透析、抽滤、真空干燥,得到抗菌肽聚合物聚己内酯-嵌段-聚赖氨酸;
将
(2)兼具抗菌活性和硫化氢供体功能的抗菌肽聚合物的制备
将步骤(1)所得抗菌肽聚合物聚己内酯-嵌段-聚赖氨酸、硫化氢供体SATO2、三乙胺、4-二甲氨基吡啶和第一类溶剂相混合,于30~90°C反应20~40小时,依次经过旋蒸、溶解、在第三类溶剂中沉淀、离心、透析、冻干后得到聚合物粉末,即所述兼具抗菌活性和硫化氢供体功能的抗菌肽聚合物;
(3)促进伤口愈合的聚合物囊泡的制备步骤
将步骤(2)所得兼具抗菌活性和硫化氢供体功能的抗菌肽聚合物以0.1~1.0mg/mL的浓度溶解在第四类溶剂中,在搅拌下以12~45d/min的速度滴加1~2倍于所述第四类溶剂体积的去离子水,透析后得到促进伤口愈合的聚合物囊泡水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促进伤口愈合的聚合物囊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抗菌肽聚合物和硫化氢供体的方法,在步骤(1)中,所述聚已内酯、所述赖氨酸NCA单体的摩尔比例为1︰(20~60);或者,
所述S-芳酰硫基羟胺、所述对醛基苯甲酸、所述三氟乙酸的摩尔比例为1︰(1.0~1.5)︰(0.1~0.4);或者,
所述SATO1、所述
所述第一类溶剂为
所述第二类溶剂为二氯甲烷、二甲苯、碳酸二甲酯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促进伤口愈合的聚合物囊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抗菌肽聚合物聚己内酯-嵌段-聚赖氨酸、所述硫化氢供体SATO2、所述三乙胺、所述4-二甲氨基吡啶的摩尔比例为1︰(10~30)︰(0.05~0.2)︰(0.01~0.05);或者,
所述第一类溶剂为
所述第三类溶剂为乙酸乙酯、四氢呋喃、异丙醇、二氧六环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290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室空气质量调控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真空密封焊接的升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