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泡帘排污系统及气泡帘排污系统的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52659.4 | 申请日: | 2020-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4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向宏;程以炫;危卫;伍骏;陈熙宇;汪望明;李智;赵宁;张登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15/06 | 分类号: | E02B15/06;B08B15/00;E02F5/2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律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14 | 代理人: | 王园园 |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泡 排污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泡帘排污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开有排气孔的气泡帘发生管、用于向气泡帘发生管输送高压气体的高压气体供应装置、用于采集排气孔处气体速度的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水流速度的第二采集模块、与第一采集模块和第二采集模块电性连接的控制模块、及用于调节高压气体流量的调节模块,调节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在作业过程中,通过第一采集模块、第二采集模块实时获取排气孔处气体排放速度和水流速度,控制模块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控制调节模块进行工作,该系统能够实现实时监控,使系统的控制更精准,并能根据不同大小的水流速度调整气泡帘发生管的气体排放速度,适应于不同大小的洋流或河流速度环境下的排污阻隔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疏浚排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泡帘排污系统及气泡帘排 污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疏浚施工会使周围水域中沉积的悬浮物在水中扩散甚至漂浮在水 面,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为响应国家生态环保法律法规,改善疏浚污染严 重的问题迫在眉睫。气泡帘管道在疏浚作业过程中能对周围的悬浮物扩散起到 一定的阻隔效果,它既允许船只和设备在气泡帘上自由移动,同时又可阻隔悬 浮物质。但在疏浚工程中使用防污系统进行环保疏浚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具 体的防污系统和防污特性等都缺乏的研究,现有的气泡帘排污装置不仅无法实 现实时监督控制,也无法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洋流或河流速度环境下的排污阻隔 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泡帘排污系统及气泡帘排污系统的控制方 法,能够实现实时监控,也能适应于不同大小的洋流或河流速度环境下的排污 阻隔作业。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泡帘排污系统,包括开有排气孔的气泡帘发生管、用于向气泡帘发 生管输送高压气体的高压气体供应装置、用于采集排气孔处气体速度的第一采 集模块、用于采集水流速度的第二采集模块、与第一采集模块和第二采集模块 电性连接的控制模块、及用于调节高压气体流量的调节模块,调节模块与控制 模块电性连接。
该气泡帘排污系统在作业过程中,通过第一采集模块、第二采集模块实时 获取排气孔处气体排放速度和水流速度,并将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控制模块,控 制模块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判断当前的排气孔处的气体排放速度是否 满足要求,若不满足要求,则发送信号给调节模块,对高压气体流量进行调节, 增大或减少向气泡帘发生管输送的高压气体流量,从而提高或减小排气孔处的 气体排放速度,确保阻隔效果,防止失效。气泡帘排污系统能够实现实时监控, 使系统的控制更精准,并能根据不同大小的水流速度调整气泡帘发生管的气体 排放速度,适应于不同大小的洋流或河流速度环境下的排污阻隔作业。
下面对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进一步的是,气泡帘排污系统还包括用于采集高压气体流量的第三采集模 块,第三采集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通过第三采集模块实时监控管道内的 高压气体流量,使系统的控制更精准。
进一步的是,气泡发生管和高压气体供应装置之间连接有连通管,第三采 集模块和调节模块均连接于连通管上,且第三采集模块设于调节模块和所述高 压气体供应装置之间。
进一步的是,气泡帘排污系统还包括用于采集连通管管道压力的第四采集 模块、及用于采集气泡发生管管道压力的第五采集模块,第四采集模块和第五 采集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进一步提高系统控制的精准性。
进一步的是,气泡帘排污系统还包括用于显示各采集数据的显示模块和用 于输入数据的输入模块,显示模块和输入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通过显 示模块实时观察该系统所采集到的数据,便于观察和判断,且可通过输入模块 输入数据,方便系统的设置和控制。
进一步的是,气泡帘排污系统还包括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包括控制模 块、显示模块和输入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26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