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桩瞬态时域分析法激振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44179.3 | 申请日: | 2020-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9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昌;王鹏;樊勇;鹿逢月;陈慧;黄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5/24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朱介人 |
| 地址: | 223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瞬态 时域 分析 法激振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桩瞬态时域分析法激振装置,包括空心长方体外壳,其内设有定位基台、滑移装置、振锤、驱动电杆、限位装置,所述定位基台位于外壳顶部内壁上,所述滑移装置顶部通过弹簧A与定位基台底部上下弹性伸缩连接,底部通过连接杆固定有振锤;所述驱动电杆位于外壳外侧,且通过其顶杆推动滑移装置,使得滑移装置竖直上下滑动;所述限位装置位于驱动电杆上方的外壳上。由本发明结构可知,改变传统人工手持锤或棒激振方式,通过驱动电杆配合滑移装置,实现自动锤击预制桩的目的,其锤击的轻重、落锤的垂直度、落距均可轻易把控,极大的提高数据采集分析的准确性,同时降低了传统锤击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桩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桩瞬态时域分析法激振装置。
背景技术
预制桩结构坚固耐久,能制成不同尺寸截面和长度,承受较大的竖向荷载和施工锤击应力,且不受地下水和潮湿变化的影响,施工质量较其他桩型易于控制,在建筑基础工程中应用广泛。预制桩施工后质量检验主控项目为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两项,其中桩身完整性检查以低应变法应用最为广泛。低应变法是指采用低能量瞬态或稳态激振方式在桩顶激振,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或速度导纳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或频域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目前国内外检测机构几乎都采用瞬态激振的方式检测桩身完整性。
激振是低应变检测工作重要环节之一,要求多次锤击的波形应具有较好重复性、一致性,每个检测点不宜少于3个有效信号。传统的人工手持力棒或手锤激振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检测数量较多,敲击人员工作强度大;2.选择合适重量的力棒或手锤,以获得不同桩长的桩底反射信号,3.人工敲击轻重、落锤的垂直度、落距、锤击位置等不易掌握,影响采集信号的重复性和一致性,进而影响后期分析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桩瞬态时域分析法激振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解决传统人工锤击劳动强度大、锤击的轻重、落锤的垂直度、落距均不易把控,极大的降低了数据采集分析的准确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桩瞬态时域分析法激振装置,包括空心长方体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定位基台、滑移装置、振锤、驱动电杆、限位装置,所述定位基台位于外壳顶部内壁上,所述滑移装置顶部通过弹簧A与定位基台底部上下弹性伸缩连接,底部通过连接杆固定有振锤;
所述驱动电杆位于外壳外侧,且通过其顶杆推动滑移装置,使得滑移装置竖直上下滑动;
所述限位装置位于驱动电杆上方的外壳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滑移装置包括滑块、弹簧B、顶块、滑杆、限位螺母及导轨,所述滑块前后侧面上均设有竖直的滑槽,位于外壳前后内壁上均设有竖直导轨,所述滑块通过滑槽在导轨上滑动;
所述滑块顶部通过弹簧A与定位基台底部连接,所述定位基台底部设有竖直的定位杆,弹簧A套设于定位杆上;
所述滑块右侧面上开设有一凹槽,凹槽从右往左延伸,未贯穿滑块左侧面,所述凹槽槽底贯穿有横向滑孔,所述滑杆一端焊接于顶块左侧面上,另一端穿过横向滑孔,且在滑杆另一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
位于所述顶块与凹槽槽底之间的滑杆上套设有弹簧B。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当弹簧B处于松弛状态时,所述顶块一半位于凹槽中,另一半位于滑块外侧且位于外侧的滑块顶部设有向右下方倾斜的滑坡。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外壳右侧壁中部横向贯穿有竖直的条形槽,所述顶块右端上下滑动于条形槽内且未贯穿外壳右侧壁,所述顶块右端伸入条形槽的长度小于限位螺母与外壳左侧内壁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淮安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41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维电极尿液脱色的电解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