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转录因子OsARF17基因及其在抗黑条矮缩病毒植物育种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143469.6 申请日: 2020-03-04
公开(公告)号: CN111253480B 公开(公告)日: 2021-08-06
发明(设计)人: 孙宗涛;张合红;魏中艳;陈剑平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大学
主分类号: C07K14/415 分类号: C07K14/415;C12N15/29;C12N15/82;A01H5/00;A01H6/46
代理公司: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代理人: 范盈
地址: 315211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水稻 转录 因子 osarf17 基因 及其 抗黑条矮缩 病毒 植物 育种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水稻生长素转录因子OsARF17基因及其在抗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将植物激素生长素途径转录因子OsARF17过表达后,获得稳定遗传的转基因植株,通过实验证实OsARF17基因过表达后能够增强水稻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抗性,具体表现为接种病毒后与对照相比,本发明获得的转基因植株的发病症状减轻、发病率降低,病毒含量减少,为水稻抗病育种提供重要的基因库及新的种质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基因技术领域及植物病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水稻素转录因子OsARF17基因及其在抗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是一种具有重要危害的水稻病毒,该病毒是正二十面体球状结构,直径为75-80nm,其寄主范围主要在禾本科植物。受感染的植物表现出严重的发育迟缓,叶片背面出现白色的蜡状或瘤状突起,对经济作物水稻、玉米、小麦和大麦产量造成严重影响。该病曾在2009-2011年间出现大爆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从致病机理层面而言,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是由灰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经卵传播(Shikata and Kitagawa 1977;Ruan et al.1984),一旦植物被感染,通常是无法治愈的;因此,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病在水稻中也被称为“癌症”(Azuhata et al.2019)。

RBSDV是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斐济病毒属(Fijivirus)的重要成员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RBSDV分子生物学功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包括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以及病毒蛋白与寄主因子互作等方面。例如,研究人员发现RBSDV P5-1,P6,P9是病毒复制毒质的重要组成部分。P7-2与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1(OsSKP1)相互作用形成SCF复合物。P8蛋白编码病毒的内层衣壳蛋白,具有抑制转录活性的功能。P10编码的外壳蛋白,能够激发内质网应激反应。这些报道有助于我们对RBSDV致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

RBSDV侵染的植株表现出的明显发病症状为植株矮缩、叶色浓绿、分蘖增加。RBSDV侵染的寄主范围很广,像禾本科的水稻、玉米、小麦等经济作物都能侵染,目前主要侵染玉米和水稻两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气候变化及耕作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同时防治难度加大。传统的防治是通过喷洒杀虫剂来减少灰飞虱的数量,但喷施杀虫剂会带来一系列的农药残留问题。因此,防治黑条矮缩病毒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是培育抗病性品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水稻转基因抗性材料,为作物抗病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生长素作为植物生长类激素(IAA),不仅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而且在植物抗病免疫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关于生长素信号途径的研究发现,当植物细胞中IAA含量比较低时,生长素转录抑制蛋白(AUX/IAA)会与生长素转录因子(ARF)结合,抑制ARF的转录活性,进而调控生长素相关基因的表达。当细胞内生长素含量较高时,IAA与生长素受体TIR1一起去结合AUX/IAA蛋白,在E3泛素连接酶SCFTIR1复合物的作用下促使AUX/IAA蛋白发生泛素化降解,同时释放出ARF,调控生长素相关应答基因的转录。ARF能够特异性结合生长素初期响应基因的启动子,对生长素响应基因的表达起激活或抑制作用。目前,关于植物生长素途径参与植物抗病的研究发现,生长素信号能拮抗SA介导的对病原细菌的抗性;生长素信号在植物应对营腐生生活的病原菌侵染时发挥重要的作用;此外,烟草花叶病毒(TMV)能与ARF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的症状发生。但目前,关于水稻中生长素转录因子OsARF17参与抗RBSDV侵染还没有相关报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34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