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石材修补的云石勾缝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43466.2 | 申请日: | 2020-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3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李金生;李朋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石宝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163/00 | 分类号: | C09J163/00;C09J177/00;C09J11/04;C09J11/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轩勇丽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经开区凤栖路与***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石材 修补 云石勾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石材修补的云石勾缝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环氧树脂20~35份、环氧丙基丁基醚1‑3份、甲苯10‑25份、碳酸钙3‑10份、纳米二氧化硅11‑18.5份、聚酰胺15‑25份、活性二氧化钛3‑8份。本发明配方合理,加工工艺科学规范,环氧树脂和聚酰胺的使用充分保证了制备后云石勾缝胶整体的活性,碳酸钙与纳米二氧化硅、活性二氧化钛保证了加工后云石勾缝胶的流动,保证了制备后的云石勾缝胶不仅正常粘接效果显著的同时,还可以实现较好的可抛光性,作用于石材粘接,确保了实际的粘接有效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用胶粘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石材修补的云石勾缝胶及其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云石勾缝胶广泛应用于各类石材间的粘接或用于对石材表面的诸如裂缝、孔洞、砂眼之 类的瑕疵填补以及对石材断痕的修补。尤其是石材铺装后很难做到严丝合缝,断裂的情况也 时有发生,这些缝隙如果不填补起来,在日常使用中就会出现以下问题:第一点,缝隙处成 为灰尘、水、及其他各种污染物的滞留场所,长期侵蚀石材,会造成板材的污染。沿着缝隙 处发黑、发霉等现象;第二点,缝隙处滞留的各种水和污染物,会成为细菌滋生的场所,长 期如此,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篇;第三点,结构上连不成整体,强度低。日常使用中 经人流踩踏,很容易造成板材松动、翘曲等问题。另一方面,缝隙处的水和污染物的侵蚀, 也会使板材的粘接力迅速降低。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补缝产品有两种:一种是硬质补缝胶(市面上叫云石胶),另一种是软 质补缝胶(又叫柔性填缝剂)。但是目前硬质补缝胶存在柔韧性差的缺陷,在针对膨胀系数较 大的石材在高温条件下受热线性膨胀,由于硬质补缝胶没有柔性,会使石材受到粘接层强大 的剪切力,力的方向由板材的四周聚向中心位置,可能会造成板材内部拱起甚至崩裂的问题。 而云石胶自身也会受到石材的挤压,温度一旦降低,石材收缩,原来受挤压的地方会慢慢恢 复到原来的状态,没有柔韧性的云石胶受到这样反复挤压拉伸,就会造成开裂、拱起、脱落 的问题。软质补缝胶则存在可抛光性差的缺陷;当需要对补缝胶进行调色、打磨处理时,目 前柔性填缝剂几乎是完全打磨不出光泽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硬质补缝胶没有柔韧性、软质补缝胶可抛光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石材修补的云石勾缝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石材修补的云石勾缝胶,包括以下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环氧树脂20~35份、 环氧丙基丁基醚1-3份、甲苯10-25份、碳酸钙3-10份、纳米二氧化硅11-18.5份、聚酰胺 15-25份、活性二氧化钛3-8份。
优选地,包括以下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环氧树脂25份、环氧丙基丁基醚2份、甲苯16份、碳酸钙6份、纳米二氧化硅14份、聚酰胺21份、活性二氧化钛5份。
优选地,所述碳酸钙为轻质碳酸钙,所述轻质碳酸钙的粒径为4500-6000目。
优选地,所述聚酰胺为650低分子聚酰胺。
一种用于石材修补的云石勾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碳酸钙与纳米二氧化硅、活性二氧化钛加入反应器中充分搅拌后,将物料温度升温 至60-80℃,获得物料A备用;
b)将原料中的聚酯树脂、环氧丙基丁基醚和聚酰胺进行合并后,复配均匀,获得物料B 备用;
c)将上述物料A、物料B、环氧丙基丁基醚混合与搅拌罐中,加热至50-60℃,搅拌均匀后,真空干燥处理,得到膏料即可。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c)中真空干燥处理,真空度保持在0.09Mpa,抽真空0.5~2h。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石宝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石宝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34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