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10℃~-30℃环境的水泥基胶凝材料及其施工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42015.7 | 申请日: | 2020-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2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叶家元;张文生;程华;王敬宇;任俊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4B28/14 | 分类号: | C04B28/14;B28C5/00;E04G2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张晓萍;刘铁生 |
| 地址: | 1000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10 30 环境 水泥 基胶凝 材料 及其 施工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适用于-10℃~-30℃环境的水泥基胶凝材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其由以下成分组成:硬石膏0~5份;硫铝酸盐水泥15~25份;减水剂0.1~0.3份;保水剂0~0.3份;缓凝剂0.1~0.3份;早强剂0.1~0.3份;砂55~75份;防冻剂1~3份;水7~12份;其中,所述防冻剂为硝酸钠和亚硝酸钙的混合物,或者为硝酸钙和亚硝酸钠的混合物,或者为二甲基亚砜,或者为氯化钙;
所述防冻剂为硝酸钠和亚硝酸钙的混合物时,所述硝酸钠的用量为0.8份~3份,所述亚硝酸钙的用量为0.2份~3份,且所述硝酸钠和所述亚硝酸钙的总量为1份~3份;
所述防冻剂为硝酸钙和亚硝酸钠的混合物时,所述硝酸钙的用量1份~3份,所述亚硝酸钠的用量为1份~3份,且所述硝酸钙和所述亚硝酸钠的总量为2份~3份;
所述防冻剂为二甲基亚砜时,其用量为2份~3份;
所述防冻剂为氯化钙时,其用量为1.5份~3份;
将硬石膏添加至硫铝酸盐水泥中,再向其中添加减水剂、保水剂、缓凝剂和早强剂,将所得的粉体搅拌混合,得到固体原材料;向水中添加防冻剂,搅拌溶解,得到液体原材料;在环境温度下制备所述的水泥基胶凝材料,将固体原材料倒入液体原材料中,搅拌;添加砂,搅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石膏中硫酸钙的质量百分含量≥95%,其比表面积≥500cm2/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水剂选自聚羧酸减水剂、氨基磺酸类减水剂或密胺树脂减水剂中的至少一种;或者,所述的保水剂为纤维素醚,其粘度为10000~40000mPa·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凝剂选自硼砂、葡萄糖酸钠或L(+)-酒石酸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早强剂选自碳酸锂、硫酸铝或甲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选自天然河砂或机制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砂的最大粒径为2mm。
7.一种适用于-10℃~-30℃环境的水泥基胶凝材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以质量份计,将0~5份的硬石膏添加至15~25份的硫铝酸盐水泥中,再向其中添加0.1~0.3份的减水剂、0~0.3份的保水剂、0.1~0.3份的缓凝剂和0.1~0.3份的早强剂,将所得的粉体搅拌混合,得到固体原材料;
2)以质量份计,向7~12份的水中添加1~3份的防冻剂,搅拌溶解,得到液体原材料;其中,所述防冻剂为硝酸钠和亚硝酸钙的混合物,或者为硝酸钙和亚硝酸钠的混合物,或者为二甲基亚砜,或者为氯化钙;
所述防冻剂为硝酸钠和亚硝酸钙的混合物时,所述硝酸钠的用量为0.8份~3份,所述亚硝酸钙的用量为0.2份~3份,且所述硝酸钠和所述亚硝酸钙的总量为1份~3份;
所述防冻剂为硝酸钙和亚硝酸钠的混合物时,所述硝酸钙的用量1份~3份,所述亚硝酸钠的用量为1份~3份,且所述硝酸钙和所述亚硝酸钠的总量为2份~3份;
所述防冻剂为二甲基亚砜时,其用量为2份~3份;
所述防冻剂为氯化钙时,其用量为1.5份~3份;
3)将步骤1)制备的固体原材料倒入步骤2)制备的液体原材料中,搅拌;添加质量份55~75份砂,搅拌,得到浆体;
4)将步骤3)制备的浆体在-10℃~-30℃环境中直接浇筑,免加热养护。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10℃~-30℃环境的水泥基胶凝材料在负温环境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对水泥基胶凝材料浇筑的构件免加热养护,其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液体原材料润湿覆盖物;所述的液体原材料以质量份计由7~12份的水和1~3份的防冻剂溶解得到;
2)待构件凝结硬化后,将润湿的覆盖物覆盖于所述的构件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盖物为双层结构,其内层为具有强吸水能力的纺织物、外层为不透水的有机涂覆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未经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201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