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片扫描影像采集与分析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38836.3 | 申请日: | 2020-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5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 发明(设计)人: | 向北海;张泰;许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国科智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V20/69 | 分类号: | G06V20/69;G06V10/764;G06V10/82;G06N3/046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段盼姣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尖山湖社***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扫描 影像 采集 分析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玻片扫描影像采集与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玻片样本并标记;对玻片样本进行标记识别和预览,获得预览图像;识别预览图像,获得预览图像的扫描区域;依次扫描所述扫描区域的各个视野区域,获得所述视野区域的差值图像;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计算所述差值图像的失焦距离值,确定各个视野区域的最佳焦平面位置;依次将各个视野区域移动至最佳焦平面位置并扫描,获得各个视野下的显微图像,将显微图像拼接成数字化显微图像;通过细胞识别分类网络,将数字化显微图像中可疑病变的细胞区域进行标记并标注可能的病变类型。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不完全依赖单个医生的经验以及业务水平,也不完全依赖于识别算法的识别精度,速度快且精确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病理切片显微成像及智能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玻片扫描影像采集与分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病理检查是用于检查机体器官、组织或者细胞中病理改变的病理形态学方法。传统的病理检查,采用的是光学显微镜人眼镜检,严重依赖于单个医生的经验以及业务水平,存在一定的误检概率,不仅检测效率低下,而且组织样品的保存和携带也极其不便。此外,随着玻片数量的增加,玻片的保存管理成本也越来越高。而且,某些染色或标记的标本会随着时间产生变化,难以实现小长时间的保存。
近年来,玻片扫描仪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玻片扫描仪对载玻片上的样本内容进行扫描数字化处理,将整个载玻片全信息、全方位快速扫描,使传统物质化的载玻片变成新一代数字化病理切片。玻片扫描仪将病理玻片数字化保存到本地服务器,使得医务工作者可以直接通过数字化图像进行病理玻片的阅片诊断。数字化的病理玻片数据不仅降低了玻片的保存成本提高了数据共享的效率,而且为进一步实现计算机智能诊断提供了数据基础。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108982500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液基细胞病理学的智能辅助阅片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采用全玻片扫描,获得单张全玻片数字化显微图像,对全玻片数字化图像进行识别和分类,并将标记的病变细胞区和重叠细胞区作为可疑标记区,以可疑标记区为中心生成探查区,移动玻片将探查区逐一送入成像视场内,进行多层面三维成像。该方法采用识别算法寻找病变细胞,相比人工阅片的方法,极大地依赖于识别算法的识别精度,因此对识别算法的精度要求极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片扫描影像采集与分析方法及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完全依赖单个医生的经验以及业务水平,极大地依赖于识别算法的识别精度而导致对识别算法的精度要求极高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玻片扫描影像采集与分析方法,包括:
获取玻片样本,对所述玻片样本进行标记;
根据图像识别算法,对玻片样本进行标记识别和预览,获得对应标记的预览图像;
预览所述预览图像,获得所述预览图像的扫描区域;
依次扫描所述扫描区域的各个视野区域,获得所述视野区域的差值图像;
依次将所述差值图像作为输入预先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计算得到所述差值图像的失焦距离值,根据所述失焦距离值确定各个视野区域的最佳焦平面位置;
依次将各个视野区域移动至最佳焦平面位置并扫描,获得各个视野下的显微图像,将各个视野下的显微图像拼接成数字化显微图像;
通过预先训练好的细胞识别分类网络,将所述数字化显微图像中可疑病变的细胞区域进行标识并标注所属的病变类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玻片扫描影像采集与分析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玻片样本,对所述玻片样本进行标记;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图像识别算法,对玻片样本进行标记识别和预览,获得对应标记的预览图像;
预览模块,用于预览所述预览图像,获得所述预览图像的扫描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国科智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国科智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88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