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刷用外剂引入添加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38658.4 | 申请日: | 2020-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0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 发明(设计)人: | 麦永恒;吴秋莲;李凤英;董少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叶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B01F1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 用外剂 引入 添加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刷用外剂引入添加装置,主要包括称量斗和外添加剂斗,其中外添加剂斗间隔设在称量斗的正上方位置,且称量斗固定焊接在称量斗支撑架上,外添加剂斗采用吊杆吊装在外添加剂斗支撑架上,本发明在实际混合的过程中,利用计量泵实现控量,同时三通电磁阀则调节性的将水分送至称量斗和副水箱,先送至称量斗内的油墨原液与外剂混合并送入搅拌机内,而副水箱内的水则在增压泵的增压输送效果下从喷头喷出,此时对称量斗的内壁起到冲洗的作用,这样可以避免外剂出现附着浪费的情况,整体采用单次注水便可实现有效的防浪费,效果出色,操作简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印刷用外剂引入添加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油墨制备过程中由于需要添加少量的外剂来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但由于外剂添加量少,容易出现管道残留的情况,因此多数情况事先将外剂与油墨原液混合,随后实现添加,这种方式依然存在部分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印刷用外剂引入添加装置,主要包括称量斗和外添加剂斗,其中外添加剂斗间隔设在称量斗的正上方位置,且称量斗固定焊接在称量斗支撑架上,外添加剂斗采用吊杆吊装在外添加剂斗支撑架上,称量斗的正下方位置设有搅拌机,其中称量斗的底部出液口以螺纹连接的形式对接有混合剂输送管,其中混合剂输送管向下延伸至搅拌机的料斗内;所述外添加剂斗的底部出液口以螺纹连接的形式对接有竖直向下设置的外添加剂排出管,其中外添加剂排出管的下端口与称量斗的外添加剂进入口对接,此时外添加剂经外添加剂排出管后进入称量斗内;所述称量斗的侧面进水口螺纹连接有送水管,送水管连接外部油墨原液水源,且送水管上串联接有三通电磁阀和计量泵,通过计量泵和送水管将定量油墨原液送入称量斗内与外剂实现混合;所述三通电磁阀的另一出口接有辅助送水管,辅助送水管的末端接在副水箱的进水口上,副水箱的底部出水口通过冲洗管与环形水管的进水口对接连接,环形水管水平设于称量斗的内顶部,且环形水管的下表面均匀的设有喷头,所述冲洗管上串联接入有增压泵,在实际混合的过程中,利用计量泵实现控量,同时三通电磁阀则调节性的将水分送至称量斗和副水箱,先送至称量斗内的油墨原液与外剂混合并送入搅拌机内,而副水箱内的水则在增压泵的增压输送效果下从喷头喷出,此时对称量斗的内壁起到冲洗的作用,这样可以避免外剂出现附着浪费的情况,整体采用单次注水便可实现有效的防浪费,效果出色,操作简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添加剂排出管、送水管以及混合剂输送管上均安装有电磁阀。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副水箱采用螺栓固定在外添加剂斗支撑架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称量斗的顶部开设有供冲洗管穿入的通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在实际混合的过程中,利用计量泵实现控量,同时三通电磁阀则调节性的将水分送至称量斗和副水箱,先送至称量斗内的油墨原液与外剂混合并送入搅拌机内,而副水箱内的水则在增压泵的增压输送效果下从喷头喷出,此时对称量斗的内壁起到冲洗的作用,这样可以避免外剂出现附着浪费的情况,整体采用单次注水便可实现有效的防浪费,效果出色,操作简易。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叶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叶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86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