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温控的妇科护理消毒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35057.8 | 申请日: | 2020-03-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0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朱保静;袁彩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M35/00;A61M11/00;A47K10/48;A61L2/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温控 妇科 护理 消毒器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有温控的妇科护理消毒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带有温控的妇科护理消毒器装置包括:温度检测模块、温度调节模块、加热模块、清洗模块、消毒净化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喷药输送模块、药物雾化模块、烘干模块、报警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显示模块。本发明通过加热模块进行清洗用水的加热,提高护理过程中的舒适度;通过对药物进行雾化,加强药物吸收,治疗效果更好;温度检测模块能够进行温度的检测,防止温度过高造成的烫伤;消毒净化模块能够对装置本申进行消毒和净化,避免交叉感染。本发明提供的装置结构简单,具有清洗、消毒、上药多重功效,无需人工干预,能够实现妇科综合护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温控的妇科护理消毒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妇科学是一门研究女性在非孕期生殖系统(例如子宫、卵巢、输卵管或阴道等)的生理病理改变,并对其进行诊断,处理的临床医学学科。是妇产科的一个分支专业,分为西医妇科与中医妇科。妇科学通常包括妇科学基础(女性一生生理变化、月经生理、女性生殖内分泌等)、女性生殖器炎症(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子宫炎、附件炎、盆腔炎、性传染疾病等)、女性生殖器肿瘤(外阴、阴道、宫颈、子宫、输卵管、卵巢等良恶性肿瘤等)、生殖内分泌疾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痛经、绝境综合征等)、女性生殖器官损伤性疾病、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及先天畸形、女性其他生殖疾病等。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妇科消毒时大多是用镊子钳夹消毒棉球进行消毒,这样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且不能够控制按压力度,容易给病人造成痛苦,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而且镊子的重复使用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妇科消毒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且不能够控制按压力度,容易给病人造成痛苦,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而且镊子的重复使用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温控的妇科护理消毒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有温控的妇科护理消毒器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带有温控的妇科护理消毒器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温度检测装置对妇科护理消毒器进行温度检测:(I)通过温度检测装置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温度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温度信号发送至主控机;
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导热器件连接,所述导热器件与所述低压开关设备的触头连接,所述导热器件用于将所述低压开关设备散发的热量传递给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
(II)主控机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信号检测所述妇科护理消毒器的温度,并将检测到的设备温度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
(III)主控机通过判断程序对比较结果进行判断,若超出预设阈值则将温度调节指令发送至温度调节设备。
步骤二,温度调节设备通过温度调节程序对妇科护理消毒器的进行清洗、消毒操作所需的温度进行调节:(1)判断清洗和消毒的环境温度是否超过预定阈值;
(2)在所述温度超过所述预定阈值的情况下,输出报警信号;
(3)输出保护动作信号,所述保护动作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温度调节设备执行保护动作,所述保护动作用于指示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停止工作。
步骤三,通过加热器根据接收到的温度调节指令对妇科护理的清洗用水进行加热;通过清洗器利用加热后的清洗用水进行清洗操作;通过消毒净化装置对妇科护理消毒器进行消毒净化处理。
步骤四,通过主控机控制喷药管对妇科护理消毒所需药物进行输送;通过雾化器对妇科护理消毒所需药物进行雾化:1)对电极施加电压,判断雾化器内部是否存在需要雾化的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未经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50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